第二节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一企业标准化......《企业标准化指南》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11-03
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一、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价值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元素构成的运行管理体系,参照ISO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思路,采用戴明环(PDCA),我们可以构建基于过程的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如图2-5所示。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一、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价值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元素构成的运行管理体系,参照ISO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思路,采用戴明环(PDCA),我们可以构建基于过程的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如图2-5所示。图2-5 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预期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看作一个过程,其输入就是企业对企业标准化的预期目标或者期望,或者是企业对于标准化活动的价值定位。企业标准化需求包括产品要求、管理要求(业务运作要求)、集成要求、其他要求(如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社会责任、人身安全、食品安全、节能节水、计量、信息安全等)。通过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满足哪些预期目标?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建立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通常,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预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通过制定产品标准,强化质量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2)采用并达到目标市场技术标准,获得市场准入,拓展并占领市场。

(3)通过与合作伙伴共享生产标准,强化采购、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4)通过将最佳实践的产品标准、经营管理流程和模式纳入企业标准体系并规模化推广,实现企业集团的标准化、规模化的扩张。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获得的成效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输出,可以看作是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成效。这与输入其实也是相互呼应的。实践中,在分析企业标准需求的情况,经过标准化系统的PDCA运作,产生了积极的企业图2-5 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预期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看作一个过程,其输入就是企业对企业标准化的预期目标或者期望,或者是企业对于标准化活动的价值定位。企业标准化需求包括产品要求、管理要求(业务运作要求)、集成要求、其他要求(如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社会责任、人身安全、食品安全、节能节水、计量、信息安全等)。通过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满足哪些预期目标?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建立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通常,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预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通过制定产品标准,强化质量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2)采用并达到目标市场技术标准,获得市场准入,拓展并占领市场。

(3)通过与合作伙伴共享生产标准,强化采购、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4)通过将最佳实践的产品标准、经营管理流程和模式纳入企业标准体系并规模化推广,实现企业集团的标准化、规模化的扩张。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获得的成效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输出,可以看作是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成效。这与输入其实也是相互呼应的。实践中,在分析企业标准需求的情况,经过标准化系统的PDCA运作,产生了积极的企业效益,包括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创新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使客户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股东满意、合作伙伴满意以及其他相关方满意。或者换一个角度,通常来说,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获得以下成效:

(1)实现产品标准化,包括实现统一的零件、部件、半成品或者产品;产品原材料采购、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维修、报废等也都实现统一的标准。

(2)实现经营管理标准化,在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每个生产、经营过程都有管理标准,每个环节可控;通过过程控制,最终实现预期的产品质量(客户满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保密等。

(3)实现集成化的企业,在产品标准化和经营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IT服务等多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集成,实现物资、人才、信息、业务、自动化设备等的衔接和配合,实现企业集成。

(4)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供应链等广泛的协同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5)促进股东、客户、社会公众、政府等多个相关方满意。

二、企业标准化过程模型围绕着企业标准化战略目标,需策划、运行、检查并改进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效益,包括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创新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使客户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股东满意、合作伙伴满意以及其他相关方满意。或者换一个角度,通常来说,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可以获得以下成效:

(1)实现产品标准化,包括实现统一的零件、部件、半成品或者产品;产品原材料采购、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维修、报废等也都实现统一的标准。

(2)实现经营管理标准化,在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每个生产、经营过程都有管理标准,每个环节可控;通过过程控制,最终实现预期的产品质量(客户满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保密等。

(3)实现集成化的企业,在产品标准化和经营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IT服务等多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集成,实现物资、人才、信息、业务、自动化设备等的衔接和配合,实现企业集成。

(4)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供应链等广泛的协同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5)促进股东、客户、社会公众、政府等多个相关方满意。

二、企业标准化过程模型围绕着企业标准化战略目标,需策划、运行、检查并改进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检查运行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下面就从PDCA的角度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一)策划(P)(1)在战略管理层面,依据企业业务战略,制定企业标准化战略。这需要明确标准化对于企业的价值,明确标准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准化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例如,通过产品标准占领市场,还是通过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或是通过标准化来配合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2)需要确定实现企业标准化战略目标的措施和路线图,即企业标准化的战略目标是如何实施的,是如何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在高层领导的统一带领下,制定企业标准化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方向指引。

(3)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标准化的运作机制,包括企业标准化机构设置、资源管理,企业标准制修订程序,如立项、起草制定、审批、发布、实施等,以及标准化的监督检查、评审、改进完善等各项制度建设。

(4)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收集整理企业内现存的标准、技术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产品技术文件等,经过统一、协调、简化、优化的标准化原理,整理和编制现有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并经过组织协调和论证,规划未来的企业标准体系。

(5)编制企业标准化的实施计划、培训计划、试点试运行计划等。需要不断检查运行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下面就从PDCA的角度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一)策划(P)(1)在战略管理层面,依据企业业务战略,制定企业标准化战略。这需要明确标准化对于企业的价值,明确标准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准化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例如,通过产品标准占领市场,还是通过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或是通过标准化来配合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2)需要确定实现企业标准化战略目标的措施和路线图,即企业标准化的战略目标是如何实施的,是如何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在高层领导的统一带领下,制定企业标准化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方向指引。

(3)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标准化的运作机制,包括企业标准化机构设置、资源管理,企业标准制修订程序,如立项、起草制定、审批、发布、实施等,以及标准化的监督检查、评审、改进完善等各项制度建设。

(4)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收集整理企业内现存的标准、技术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产品技术文件等,经过统一、协调、简化、优化的标准化原理,整理和编制现有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并经过组织协调和论证,规划未来的企业标准体系。

(5)编制企业标准化的实施计划、培训计划、试点试运行计划等。(二)运行(D)在制定企业标准化战略、编制标准体系表之后,运行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环节。

(1)建立常设标准化的管理维护机构,内设标准化责任部门;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建立标准化的虚拟机构(如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明确标准化责任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分工;设置标准化主管岗位及标准化工作人员岗位并明确其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标准化联系人员(兼职人员)及其权限和职责。

(2)为企业标准化工作配备必要的资源和实施,包括经费资源、实验室、检验检测仪器、标准化期刊、标准资料室。

(3)建立企业标准化合作渠道网络,包括参与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客户等各方面进行的标准化合作关系。

(4)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表中规划的标准明细,启动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教育培训、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6)如果必要,在局部范围开展标准化的试点试运行工作。

(7)实施并推广企业标准体系表中的国家、行业及本企业制定的标准。(二)运行(D)在制定企业标准化战略、编制标准体系表之后,运行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环节。

(1)建立常设标准化的管理维护机构,内设标准化责任部门;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建立标准化的虚拟机构(如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明确标准化责任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分工;设置标准化主管岗位及标准化工作人员岗位并明确其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标准化联系人员(兼职人员)及其权限和职责。

(2)为企业标准化工作配备必要的资源和实施,包括经费资源、实验室、检验检测仪器、标准化期刊、标准资料室。

(3)建立企业标准化合作渠道网络,包括参与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客户等各方面进行的标准化合作关系。

(4)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表中规划的标准明细,启动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教育培训、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6)如果必要,在局部范围开展标准化的试点试运行工作。

(7)实施并推广企业标准体系表中的国家、行业及本企业制定的标准。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3
也不意味着他们不能为公司的一大部分组织做出卓越贡献,而仅仅意味着他们不再适合你当下所在的,而且要继续向前的这个组织。还是那句话,我总能在公司里发现的一个错误就是,人们不能坦诚地对待这些谈话。双方会拖上一两年,到最后大家都不满意,工作做不好,闹得不欢而散。我会努力把话说在前头。要保持平和,不带情绪,“看,我们要做Y了。你可不可以放下心里可能想做X的想法,一起来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3
发现解决方案的局限性,而一旦进入最后阶段,应对这些局限性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关于这一点,蒂姆·布朗曾说过,尽早地、频繁地对原型进行测试,是自带矛盾属性的,因为“这种行为是为了加速前进而刻意放缓脚步”。如何测试虽然原型和测试是相互交织的,但制定测试计划和执行,仍然是比创建原型更重要的附加步骤,我们随后将详细解释。以下步骤始于原型创建阶段的末尾:1.选择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