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逻辑的机器交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8-12
电脑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逻辑的机器”。交给电脑一个程序,电脑便能完全听命,而且快速无比。但电脑究竟只是笨脑,因为逻辑本身就是笨脑。电脑只能做简单和明显的工作。反之,人类不是逻辑的,而是具有感官的,因此,人会马虎,也会懒散。但是人有智慧和洞察力,因此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反应。换言之,即使资料不足或根本没有资料,人也能推断全貌。而且,人不需要输入一套程序,自能记住许多事情。

一位传统的典型经理人常做的现场调节性的决策,就是有关库存和运输方法的决策。一位地区业务经理,肯定知道他的客户A的工厂生产程序排得很紧,所以如果对A送货不按时,A便将发生存料断档的麻烦了。而客户B的工厂通常存料充裕,所以送货即使延迟几天,B也不致有太大的困扰。他又知道客户C的工厂已开始抱怨,打算改向别家工厂采购原料了。他还知道某一产品缺货时该如何调配。他根据这类经验,自然能做适当的调节和适应。

可是电脑却办不到。除非能把所有的资料都输进电脑,告诉电脑公司政策是重视客户A还是B,电脑才能认识A和B的轻重。电脑能做的只是“听命”,只是按照输入的程序行事。与普通的计算器和收银机相比,电脑并不能多做什么“决策”。电脑能做的,只是计算而已。

若一家公司决定采用电脑来做库存控制,第一便是应制定一套规则,该公司必须有一套库存政策。但是,一旦制定了规则,也决定了政策之后,公司当局便会发现有关库存的决策,原来并不是什么库存决策,而是企业风险的决策。所谓库存决策,原来不过是各项风险的平衡:例如交货是否令客户失望的风险,生产程序是否稳定的成本和电脑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逻辑的机器”。交给电脑一个程序,电脑便能完全听命,而且快速无比。但电脑究竟只是笨脑,因为逻辑本身就是笨脑。电脑只能做简单和明显的工作。反之,人类不是逻辑的,而是具有感官的,因此,人会马虎,也会懒散。但是人有智慧和洞察力,因此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反应。换言之,即使资料不足或根本没有资料,人也能推断全貌。而且,人不需要输入一套程序,自能记住许多事情。

一位传统的典型经理人常做的现场调节性的决策,就是有关库存和运输方法的决策。一位地区业务经理,肯定知道他的客户A的工厂生产程序排得很紧,所以如果对A送货不按时,A便将发生存料断档的麻烦了。而客户B的工厂通常存料充裕,所以送货即使延迟几天,B也不致有太大的困扰。他又知道客户C的工厂已开始抱怨,打算改向别家工厂采购原料了。他还知道某一产品缺货时该如何调配。他根据这类经验,自然能做适当的调节和适应。

可是电脑却办不到。除非能把所有的资料都输进电脑,告诉电脑公司政策是重视客户A还是B,电脑才能认识A和B的轻重。电脑能做的只是“听命”,只是按照输入的程序行事。与普通的计算器和收银机相比,电脑并不能多做什么“决策”。电脑能做的,只是计算而已。

若一家公司决定采用电脑来做库存控制,第一便是应制定一套规则,该公司必须有一套库存政策。但是,一旦制定了规则,也决定了政策之后,公司当局便会发现有关库存的决策,原来并不是什么库存决策,而是企业风险的决策。所谓库存决策,原来不过是各项风险的平衡:例如交货是否令客户失望的风险,生产程序是否稳定的成本和风险,存货积压资金的多寡以及存货变质、过时、损坏的成本和风险等。

传统上的种种政策,对电脑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例如“本公司的目标,是要为90%的客户,完成90%的交货承诺”。这样的政策,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应该是明确无比的了。但是如果交给电脑,却是全无意义——这项政策到底表示什么呢?是说凡是接到客户的订单,每一客户我们都只交货90%?还是说我们只对“好客户”如约交货?可是“好客户”又是什么意思?还是说凡属本公司任何产品,我们均只答允交货90%?还是说只对“重要的产品”我们如约交货?那么“重要产品”又是什么意思?某项产品我们认为不是“重要产品”,而客户却认为最为重要,那又该怎样处理?

上述每一问题,都各需要一项风险的决策,也都需要一项原则的决策。除非这些决策都已经明确地决定了,电脑才能有助于解决库存的问题。而且这些决策都是“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而所谓“不确定性”,却往往无法明确界定,因此也往往无法输进电脑。

所以,要运用电脑,使其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平稳运行,或使其能对发生的事件做出预定的反应(例如发现敌方核弹时,或发现原油中硫含量超过规定时,我们应采取的行动),则这类决策必须是能够预先安排的决策,这类决策必须是不能随机应变的决策,这类决策必须是不能一步一步地摸索而得的决策——每一步摸索,用物理学上的术语来说都是“虚拟的”,而不是“真正的”的决策。这类决策都必须是硬性原则的决策。风险,存货积压资金的多寡以及存货变质、过时、损坏的成本和风险等。

传统上的种种政策,对电脑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例如“本公司的目标,是要为90%的客户,完成90%的交货承诺”。这样的政策,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应该是明确无比的了。但是如果交给电脑,却是全无意义——这项政策到底表示什么呢?是说凡是接到客户的订单,每一客户我们都只交货90%?还是说我们只对“好客户”如约交货?可是“好客户”又是什么意思?还是说凡属本公司任何产品,我们均只答允交货90%?还是说只对“重要的产品”我们如约交货?那么“重要产品”又是什么意思?某项产品我们认为不是“重要产品”,而客户却认为最为重要,那又该怎样处理?

上述每一问题,都各需要一项风险的决策,也都需要一项原则的决策。除非这些决策都已经明确地决定了,电脑才能有助于解决库存的问题。而且这些决策都是“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而所谓“不确定性”,却往往无法明确界定,因此也往往无法输进电脑。

所以,要运用电脑,使其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平稳运行,或使其能对发生的事件做出预定的反应(例如发现敌方核弹时,或发现原油中硫含量超过规定时,我们应采取的行动),则这类决策必须是能够预先安排的决策,这类决策必须是不能随机应变的决策,这类决策必须是不能一步一步地摸索而得的决策——每一步摸索,用物理学上的术语来说都是“虚拟的”,而不是“真正的”的决策。这类决策都必须是硬性原则的决策。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并不在电脑,电脑仅是一种工具,工具不会是任何结果的原因。实际上电脑只不过是将种种早已发生多时的现象,明确地表现出来罢了。由逐步适应性的决策转变为硬性原则的决策,早已经存在多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军事决策方面早已出现了这种转变。军事作战的问题,何其庞大和复杂,需要一套支援整个战区和整个三军部队的后勤体系。中层的司令官,日渐感到有了解总体战略的必要,他们需在不违背总体战略的要求下,分别针对局部情况来做真正的决策,而不仅是遵行上级的命令。在大战期间,许多著名将领,例如隆美尔、布雷德利、朱可夫等人,事实上都只是“中层的将领”,但他们必须做真正的决策,而不能像早期战争的骑兵一样,只知受命冲锋。

因此,电脑问世后,决策将不仅是高层中少数几个人的事了。同样地,今天组织中的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必须是一位决策者,至少也得在决策过程中担任一个积极的角色、智慧的角色和自主性的角色。从前,决策只是高度专业性的职能,只由极少数几位责任分明的人物承担——其他人只是贯彻执行。在今天新的社会机构和大规模的知识组织中,几乎每一个单位都得承担决策了,虽然不能说这是他们每天必有的任务,至少也已成为他们的正常任务了。每一位知识工作者有效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其工作能力的高低,至少那些身负重责的知识工作者,必须做有效的决策。

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例来说明决策的转变。我们常常讨论所谓PERT(项目计划评审技术)的新技术。所谓PERT,是对一项极为复杂的计划,提供一幅工作进行的“地图”,例如航天飞机的研制和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并不在电脑,电脑仅是一种工具,工具不会是任何结果的原因。实际上电脑只不过是将种种早已发生多时的现象,明确地表现出来罢了。由逐步适应性的决策转变为硬性原则的决策,早已经存在多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军事决策方面早已出现了这种转变。军事作战的问题,何其庞大和复杂,需要一套支援整个战区和整个三军部队的后勤体系。中层的司令官,日渐感到有了解总体战略的必要,他们需在不违背总体战略的要求下,分别针对局部情况来做真正的决策,而不仅是遵行上级的命令。在大战期间,许多著名将领,例如隆美尔、布雷德利、朱可夫等人,事实上都只是“中层的将领”,但他们必须做真正的决策,而不能像早期战争的骑兵一样,只知受命冲锋。

因此,电脑问世后,决策将不仅是高层中少数几个人的事了。同样地,今天组织中的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必须是一位决策者,至少也得在决策过程中担任一个积极的角色、智慧的角色和自主性的角色。从前,决策只是高度专业性的职能,只由极少数几位责任分明的人物承担——其他人只是贯彻执行。在今天新的社会机构和大规模的知识组织中,几乎每一个单位都得承担决策了,虽然不能说这是他们每天必有的任务,至少也已成为他们的正常任务了。每一位知识工作者有效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其工作能力的高低,至少那些身负重责的知识工作者,必须做有效的决策。

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例来说明决策的转变。我们常常讨论所谓PERT(项目计划评审技术)的新技术。所谓PERT,是对一项极为复杂的计划,提供一幅工作进行的“地图”,例如航天飞机的研制和建造等。其目的在于事先列举出该项计划需要执行些什么,其执行的顺序如何以及其每一工作项目的完成期限如何,以便控制整个计划的推进。有了这样的计划,则临时调节性的工作便能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风险决策的增加。作业人员绘制的PERT程序图,往往每一步判断都可能发生错误,其每一次通过临时调节所做的修正,都有赖于系统的风险决策。

对于战略性的决策,电脑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当然,电脑不能替我们做战略性的决策。电脑所能做的,只是针对某一不确定性的未来事件告诉我们,按照我们预设的假定将有什么结论,或者是按照某一既有的行动,告诉我们其背后所依据的是什么假定。电脑所能做的,仍只是计算而已。因此,电脑需要明确的分析,尤其是有关某一决策所需边界条件的分析。而这样的分析,都有赖于更高层次的风险判断。

但电脑对于决策,还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举例来说,电脑使用得当,能使管理者把原用于组织内部事务的许多时间匀出来。因此他可以有较多时间用在外界,换言之,用在能够产生成果的地方。

此外,电脑还有助于改善决策上常犯的几项错误。我们常犯的一项错误,是误将“例行事件”视为一连串的“偶发事件”。换言之,我们常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而电脑只有处理“例行情况”的能力——电脑只懂逻辑。所以,有了电脑,这项错误就容易避免,说不定将来我们的错误,会是误将真正的“偶发事件”视为“例行情况”呢。

因为电脑有这种倾向,于是人们开始抱怨说,在军事决策上,绝建造等。其目的在于事先列举出该项计划需要执行些什么,其执行的顺序如何以及其每一工作项目的完成期限如何,以便控制整个计划的推进。有了这样的计划,则临时调节性的工作便能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风险决策的增加。作业人员绘制的PERT程序图,往往每一步判断都可能发生错误,其每一次通过临时调节所做的修正,都有赖于系统的风险决策。

对于战略性的决策,电脑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当然,电脑不能替我们做战略性的决策。电脑所能做的,只是针对某一不确定性的未来事件告诉我们,按照我们预设的假定将有什么结论,或者是按照某一既有的行动,告诉我们其背后所依据的是什么假定。电脑所能做的,仍只是计算而已。因此,电脑需要明确的分析,尤其是有关某一决策所需边界条件的分析。而这样的分析,都有赖于更高层次的风险判断。

但电脑对于决策,还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举例来说,电脑使用得当,能使管理者把原用于组织内部事务的许多时间匀出来。因此他可以有较多时间用在外界,换言之,用在能够产生成果的地方。

此外,电脑还有助于改善决策上常犯的几项错误。我们常犯的一项错误,是误将“例行事件”视为一连串的“偶发事件”。换言之,我们常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而电脑只有处理“例行情况”的能力——电脑只懂逻辑。所以,有了电脑,这项错误就容易避免,说不定将来我们的错误,会是误将真正的“偶发事件”视为“例行情况”呢。

因为电脑有这种倾向,于是人们开始抱怨说,在军事决策上,绝不应该让电脑来取代那些经过考验的军事人员的判断。我们不应该把这种抱怨仅仅当成一些高级将领的牢骚。反对军事决策标准化的最有力的论据来自一位杰出的“管理科学家”朱克曼爵士。他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是英国国防部的科学顾问。他在开发电脑分析和运用研究的工作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过电脑的能力有限,这正是电脑对我们的冲击之所在。因为电脑能力有限,所以才使我们更需做决策,也才使中层主管不能不从决策的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这种转变早就出现了。例如通用汽车公司之类的企业组织,例如德军参谋本部之类的军事组织,他们最大的优点,便是他们早已经重新编组,把日常作业转变为真正的决策了。

大型组织的基本弱点之一,是中层人士很少有决策训练的机会,以致难以担任高层的决策职位。执行层的经理人,越早学会风险及不定情况下的判断和决策,这一弱点就能越早消除。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直是只知适应而不知思考,一直是只凭感觉而不凭知识和分析,那么执行层的主管人员将永远难以进步,等到将来他们升迁到了高层职位,开始面对战略性的决策时,必会感到非常生疏。

但这并不是说有了电脑,普通职员就可以变成决策者了。这正像有了计算器,并不能使高中学生变成数学家一样。不过,有了电脑之后,至少能使我们早一天分辨出普通职员中谁可能发展为决策者。电脑将为潜在的决策者提供目标明确、讲求效果的决策学习机会。不过他必须敢于操作,并且把电脑操作好,否则电脑是不会自行运转的。不应该让电脑来取代那些经过考验的军事人员的判断。我们不应该把这种抱怨仅仅当成一些高级将领的牢骚。反对军事决策标准化的最有力的论据来自一位杰出的“管理科学家”朱克曼爵士。他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是英国国防部的科学顾问。他在开发电脑分析和运用研究的工作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过电脑的能力有限,这正是电脑对我们的冲击之所在。因为电脑能力有限,所以才使我们更需做决策,也才使中层主管不能不从决策的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这种转变早就出现了。例如通用汽车公司之类的企业组织,例如德军参谋本部之类的军事组织,他们最大的优点,便是他们早已经重新编组,把日常作业转变为真正的决策了。

大型组织的基本弱点之一,是中层人士很少有决策训练的机会,以致难以担任高层的决策职位。执行层的经理人,越早学会风险及不定情况下的判断和决策,这一弱点就能越早消除。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直是只知适应而不知思考,一直是只凭感觉而不凭知识和分析,那么执行层的主管人员将永远难以进步,等到将来他们升迁到了高层职位,开始面对战略性的决策时,必会感到非常生疏。

但这并不是说有了电脑,普通职员就可以变成决策者了。这正像有了计算器,并不能使高中学生变成数学家一样。不过,有了电脑之后,至少能使我们早一天分辨出普通职员中谁可能发展为决策者。电脑将为潜在的决策者提供目标明确、讲求效果的决策学习机会。不过他必须敢于操作,并且把电脑操作好,否则电脑是不会自行运转的。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8-12
利用这一平台,发掘未来的畅销书,并将这些作品带入传统出版模式之中。Libriova的竞争优势,就是针对那些在平台上销售超过1 000册的自出版著作,担任其版权代理,帮助作者以传统方式进行出版。其他平台只是单纯地在编辑和营销方面为作家提供支持,而Libriova则是向作家销售一个梦想,让他们相信,终有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获得名头响当当的正规出版社的青睐,在巴黎
管理类 / 日期:2023-08-12
年,《科学美国人》(Scietific America)写道:“没有哪项现代发明能像电报那样快速普及并发挥其影响力。”1861年10月,第一个洲际电报使得驿马快信永远地退出了商业舞台。摩尔斯并不是突然间发明了电报,他的成功也不是靠灵机一动实现的。他在1844年使用的电报线是众人多年创意的结晶。在每个阶段,摩尔斯和其他人(杰克逊、盖尔、韦尔)一起工作,相互借鉴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