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是连续微转型
组织需要变革的原因是它的内部结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当市场竞争力下降带来生存危机时,必须要做出结构性调整。
美国战略管理学者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dler,J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战略决定结构,即组织结构,包括架构、流程、权责机制、文化、人员能力等,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这个观点在实践中演化出一系列关于战略与组织能力的工作框架,如IBM和华为使用的业务领先模型(busiess leadership model,BLM)(见图1-1)。
图1-1 业务领先模型敏捷是连续微转型
组织需要变革的原因是它的内部结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当市场竞争力下降带来生存危机时,必须要做出结构性调整。
美国战略管理学者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dler,J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战略决定结构,即组织结构,包括架构、流程、权责机制、文化、人员能力等,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这个观点在实践中演化出一系列关于战略与组织能力的工作框架,如IBM和华为使用的业务领先模型(busiess leadership model,BLM)(见图1-1)。
图1-1 业务领先模型战略设计的出发点是战略意图或愿景,根据对客户和市场的洞察发现市场机会,找到他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创新点,然后设计业务体系来交付产品或服务。这些方面的思考不是一次成型,而是需要几轮修正才能形成闭环交圈。业务设计进行分解后形成关键任务,由人在组织结构中、在匹配的组织氛围和文化中去执行。
一个组织逐渐长大,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性格和偏好,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组织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战略的制定。所以,战略制定也会有基于机会的战略和基于能力的战略两种角度,前一种是看到外边有什么好的市场机会,然后培养或购买所需的能力来竞争,后一种是看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延伸到一些还不错的机会上。那么,到底是战略决定结构还是结构决定战略?这个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在现实中,战略和结构都是在互动中彼此影响,就像鸡和蛋是进化的结果。
一个组织的各种机制设计,主要是为了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在这种目标下,一个“优秀”的组织需要有自我进化的能力,要能持续提高组织效率,更快更好地执行业务流程。但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有渐变也有突变。当渐变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发生突变时,企业就要制定新的战略来把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匹配起来,这时就要进行组织变革。
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ess process reegieerig,BPR)就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这时,企业最好从一张白纸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先线下的做法搬到线上。战略设计的出发点是战略意图或愿景,根据对客户和市场的洞察发现市场机会,找到他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创新点,然后设计业务体系来交付产品或服务。这些方面的思考不是一次成型,而是需要几轮修正才能形成闭环交圈。业务设计进行分解后形成关键任务,由人在组织结构中、在匹配的组织氛围和文化中去执行。
一个组织逐渐长大,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性格和偏好,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组织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战略的制定。所以,战略制定也会有基于机会的战略和基于能力的战略两种角度,前一种是看到外边有什么好的市场机会,然后培养或购买所需的能力来竞争,后一种是看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延伸到一些还不错的机会上。那么,到底是战略决定结构还是结构决定战略?这个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在现实中,战略和结构都是在互动中彼此影响,就像鸡和蛋是进化的结果。
一个组织的各种机制设计,主要是为了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在这种目标下,一个“优秀”的组织需要有自我进化的能力,要能持续提高组织效率,更快更好地执行业务流程。但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有渐变也有突变。当渐变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发生突变时,企业就要制定新的战略来把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匹配起来,这时就要进行组织变革。
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ess process reegieerig,BPR)就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这时,企业最好从一张白纸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先线下的做法搬到线上。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权责等都会做相应的调整。
这种战略与结构阶段性调整重构的工作方法基于一个重要假设,即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到未来3~5年市场的变化,因此可以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并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来高效执行,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在VUCA的环境下,这个假设很难成立,我们必须假设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对未来进行粗线条的预判,以及对一些事物的发展有情景推演和概率估算。这就是敏捷组织对战略的基本假设。
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与30年前的业务流程再造希望解决的效率问题相比,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涉及客户、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影响,更需要从重新思考一切的角度来看未来。
在敏捷组织中,重要的不是精准预测,而是大致方向的预判以及在行动中不断调整策略的能力。因此,敏捷组织的战略制定会持续地监控外部变化,及时进行研讨、制定下一步战略并确认它会与大方向一致,在组织结构设计中保持足够的灵活度,从而更容易支持战略的改变。在这种逻辑中,对组织和战略匹配度的调整频率就会增加,那么就没必要等到内外部高度不匹配时才进行大型战略变革。
很多企业把成为百年企业作为一种愿景。“百年企业”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感和稳定性,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的反而是持续变化,而不是稳如泰山。持续的短期不稳定,才能带来长期稳定,这也是系统动力学、生态学的基本法则。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权责等都会做相应的调整。
这种战略与结构阶段性调整重构的工作方法基于一个重要假设,即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到未来3~5年市场的变化,因此可以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并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来高效执行,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在VUCA的环境下,这个假设很难成立,我们必须假设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对未来进行粗线条的预判,以及对一些事物的发展有情景推演和概率估算。这就是敏捷组织对战略的基本假设。
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与30年前的业务流程再造希望解决的效率问题相比,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涉及客户、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影响,更需要从重新思考一切的角度来看未来。
在敏捷组织中,重要的不是精准预测,而是大致方向的预判以及在行动中不断调整策略的能力。因此,敏捷组织的战略制定会持续地监控外部变化,及时进行研讨、制定下一步战略并确认它会与大方向一致,在组织结构设计中保持足够的灵活度,从而更容易支持战略的改变。在这种逻辑中,对组织和战略匹配度的调整频率就会增加,那么就没必要等到内外部高度不匹配时才进行大型战略变革。
很多企业把成为百年企业作为一种愿景。“百年企业”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感和稳定性,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的反而是持续变化,而不是稳如泰山。持续的短期不稳定,才能带来长期稳定,这也是系统动力学、生态学的基本法则。[1]第2章 规模:实现指数级增长
企业在初创期必须要敏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创业者抓住机会,通过在产品、服务或模式上的创新来满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建立一家新企业。然而,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才有可能实现它的价值潜力。根据麦肯锡2020年8月的一项研究,企业全[2]部价值的2/3来自业务的规模化扩张阶段,即从1到N的阶段。然而,每个行业都有很多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成长乏力,无法释放价值潜力。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虽然从1做到了10,但是这一过程跌跌撞撞,并不顺利,而且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怎么应对上述难题?建立一套管理规章制度,理顺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文化、人才等组织要素,搭建从战略到执行的一套管理体系,等等,这些方法可能都对,但是显然还不够。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也很熟悉各种流行的管理概念,努力宣讲企业文化、构建流程,但是“说”和“做”在实践中往往是两层皮,管理层和员工都很辛苦,业务结果和企业规模却始终难见起色。
规模增长带来的挑战,不只是表面上管理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底层思维逻辑的改变。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萨阿斯·萨阿斯瓦斯(Saras Sarasvathy)教授在2001年提出,优秀创业者在决策时采用的是“效果逻辑”,强调通过行动来创造机会,结合创造力、灵活坚韧以及一定的机会主义来实[3]现结果。与之不同的是,大企业管理者更多采用的是因果逻辑,即[1]第2章 规模:实现指数级增长
企业在初创期必须要敏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创业者抓住机会,通过在产品、服务或模式上的创新来满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建立一家新企业。然而,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才有可能实现它的价值潜力。根据麦肯锡2020年8月的一项研究,企业全[2]部价值的2/3来自业务的规模化扩张阶段,即从1到N的阶段。然而,每个行业都有很多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成长乏力,无法释放价值潜力。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虽然从1做到了10,但是这一过程跌跌撞撞,并不顺利,而且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怎么应对上述难题?建立一套管理规章制度,理顺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文化、人才等组织要素,搭建从战略到执行的一套管理体系,等等,这些方法可能都对,但是显然还不够。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也很熟悉各种流行的管理概念,努力宣讲企业文化、构建流程,但是“说”和“做”在实践中往往是两层皮,管理层和员工都很辛苦,业务结果和企业规模却始终难见起色。
规模增长带来的挑战,不只是表面上管理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底层思维逻辑的改变。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萨阿斯·萨阿斯瓦斯(Saras Sarasvathy)教授在2001年提出,优秀创业者在决策时采用的是“效果逻辑”,强调通过行动来创造机会,结合创造力、灵活坚韧以及一定的机会主义来实[3]现结果。与之不同的是,大企业管理者更多采用的是因果逻辑,即先理解要实现某种结果所需的条件,然后在这些条件上投入资源并采取行动,从而产生想要的结果。这是因为大企业专业分工更细,需要更复杂的协作,只有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因果关系和时间的作用,才能让更多的人能充分磨合以达成协作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初创企业与大企业间的差异,其实不是简单的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的不同,更像是不同的物种,决策方式要从效果逻辑为主转换到因果逻辑为主,这是物种进化的必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少数初创企业能够完成这种转换,实现规模化;而做不到的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是个进化的过程,或者不知道如何进化,或者过度强调因果逻辑而变得僵化。
因此,对创业者来说,敏捷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在大规模组织中做到敏捷,才是真正要应对的挑战。
[1] 王亚军.企业即算法:破译成长、规模和转型的密码[J].商业评论,2020(11/12).[2] Barqui,Dreischmeier,Hertli,et al.The Big Boost:How Icumbets Successfully Scale Their New Busiesses[R/OL].McKisey Digital,2020-08.https://www.mckisey.com/busiess-fuctios.[3] Saras Sarasvathy.Effectuatio:Elemets of Etrepreeurial Expertise[M].Lodo:Edward Elgar Pub,2008.先理解要实现某种结果所需的条件,然后在这些条件上投入资源并采取行动,从而产生想要的结果。这是因为大企业专业分工更细,需要更复杂的协作,只有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因果关系和时间的作用,才能让更多的人能充分磨合以达成协作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初创企业与大企业间的差异,其实不是简单的企业发展阶段和规模的不同,更像是不同的物种,决策方式要从效果逻辑为主转换到因果逻辑为主,这是物种进化的必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少数初创企业能够完成这种转换,实现规模化;而做不到的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是个进化的过程,或者不知道如何进化,或者过度强调因果逻辑而变得僵化。
因此,对创业者来说,敏捷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在大规模组织中做到敏捷,才是真正要应对的挑战。
[1] 王亚军.企业即算法:破译成长、规模和转型的密码[J].商业评论,2020(11/12).[2] Barqui,Dreischmeier,Hertli,et al.The Big Boost:How Icumbets Successfully Scale Their New Busiesses[R/OL].McKisey Digital,2020-08.https://www.mckisey.com/busiess-fuctios.[3] Saras Sarasvathy.Effectuatio:Elemets of Etrepreeurial Expertise[M].Lodo:Edward Elgar Pub,2008.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4-19
表4-8 带薪节假日与假期(3)各种补贴或补助各种补贴或补助的具体内容如表4-9所示。表4-9 各种补贴或补助表4-8 带薪节假日与假期(3)各种补贴或补助各种补贴或补助的具体内容如表4-9所示。表4-9 各种补贴或补助(4)员工福利实施的类型企业员工的福利项目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 健康福利计划。企业之所以致力于制订健康福利计划,主
管理类 / 日期:2023-04-19
用法规不同,审计报告也各不相同。这也导致审计实践中,很多审计人员每承接一个审计项目,就会到处寻找“模板”。这种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委托方出于自己的目的,要对特殊经济业务的运行情况、核算情况等进行了解,不可能随时都有标准的模板。这需要审计人员自己了解委托方的具体要求、被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等基本信息,根据审计程序执行情况,得到的审计结论等,搭建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