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直面竞争对手的挑战。
为了制定有效的战略,企业不仅需要“知敌虚实”(知道竞争对手的行动),而且还要“料敌先机”(预测竞争对手对于自己采取任何行动的反应)。这是战略规划的实质所在。当竞争对手的反应对业绩至关重要时,企业所有的应对都应被囊括在战略规划之中,如定价策略、新产品线、地域扩张、产能增加等。
在制定战略上,有几种特别有价值的独特方法:博弈论、模拟和合作分析。
博弈论为搜集和整理竞争对手行动的大量信息提供了系统性方法。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的定义,博弈论“研究理性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带来的结果,这些战略互动会由于理性对手各自的偏好或效用而产生未曾预期的结果”。
竞争状况的主要特征如下。
● 竞争参与者的多寡:如果可以识别的竞争参与者数量有限,那么它们通常是竞争对手;如果竞争参与者的数目不小还都不易对付,那么可能表示并不存在进入壁垒。● 竞争参与者的行为:对其而言可供选择的行动措施。● 竞争参与者的动机:在商业社会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最常见的动机,但是其他目标,如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对手,也可能占上风,因此也值得多加考虑。● 游戏规则:谁在何时行动,谁知道谁何时行动及具体动作,以及违反规则的惩罚措施。需要直面竞争对手的挑战。
为了制定有效的战略,企业不仅需要“知敌虚实”(知道竞争对手的行动),而且还要“料敌先机”(预测竞争对手对于自己采取任何行动的反应)。这是战略规划的实质所在。当竞争对手的反应对业绩至关重要时,企业所有的应对都应被囊括在战略规划之中,如定价策略、新产品线、地域扩张、产能增加等。
在制定战略上,有几种特别有价值的独特方法:博弈论、模拟和合作分析。
博弈论为搜集和整理竞争对手行动的大量信息提供了系统性方法。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的定义,博弈论“研究理性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带来的结果,这些战略互动会由于理性对手各自的偏好或效用而产生未曾预期的结果”。
竞争状况的主要特征如下。
● 竞争参与者的多寡:如果可以识别的竞争参与者数量有限,那么它们通常是竞争对手;如果竞争参与者的数目不小还都不易对付,那么可能表示并不存在进入壁垒。● 竞争参与者的行为:对其而言可供选择的行动措施。● 竞争参与者的动机:在商业社会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最常见的动机,但是其他目标,如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对手,也可能占上风,因此也值得多加考虑。● 游戏规则:谁在何时行动,谁知道谁何时行动及具体动作,以及违反规则的惩罚措施。幸运的是,绝大多数竞争状况的本质都可以用两种相对简单的博弈加以刻画。
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在理论、历史和实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深入研究。它刻画了有关价格与品质的竞争。关于囚徒困境可能发展的态势,大家已经比较了解,只要价格或品质是竞争互动的关键,这个理论就能派上用场。我们将在第7章阐述囚徒困境,随后在第9章和第10章应用囚徒困境分析竞争中的你来我往。
博弈论还有一个话题是进入/先占博弈,刻画了数量与产能竞争的动态(遗憾的是它没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名字)。只要企业决定在竞争对手服务的市场新建工厂或是开新店,就是“进入/先占”博弈了。关于这一博弈的进程与演化已经有了大量相关知识理论。我们将在第11章探讨这种博弈,并在第12章和第13章说明其应用原则。
掌握这些洞见,将这些智慧应用于实践是战略分析的良好开端。首先,你必须判断当前的竞争状况是否适用于上述两种博弈之一。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行业发展历史的主轴是大伤元气的价格战,那么自然要研究如何在囚徒困境下赢得博弈。如果行业中一家企业的扩张总是招致其竞争对手也进行扩张来反制,那么进入/先占博弈就提供了在这种情况下的战略分析框架。
在简单、直观的情况里,可能将各种行动路径全部列出来再对结果加以比较就可以预测博弈会如何演化了。然而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不同的可能性或替代方案层出不穷,导致分析工作无从下手。在许多情况下,进行模拟是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一些人或小组扮演各个竞争幸运的是,绝大多数竞争状况的本质都可以用两种相对简单的博弈加以刻画。
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在理论、历史和实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深入研究。它刻画了有关价格与品质的竞争。关于囚徒困境可能发展的态势,大家已经比较了解,只要价格或品质是竞争互动的关键,这个理论就能派上用场。我们将在第7章阐述囚徒困境,随后在第9章和第10章应用囚徒困境分析竞争中的你来我往。
博弈论还有一个话题是进入/先占博弈,刻画了数量与产能竞争的动态(遗憾的是它没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名字)。只要企业决定在竞争对手服务的市场新建工厂或是开新店,就是“进入/先占”博弈了。关于这一博弈的进程与演化已经有了大量相关知识理论。我们将在第11章探讨这种博弈,并在第12章和第13章说明其应用原则。
掌握这些洞见,将这些智慧应用于实践是战略分析的良好开端。首先,你必须判断当前的竞争状况是否适用于上述两种博弈之一。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行业发展历史的主轴是大伤元气的价格战,那么自然要研究如何在囚徒困境下赢得博弈。如果行业中一家企业的扩张总是招致其竞争对手也进行扩张来反制,那么进入/先占博弈就提供了在这种情况下的战略分析框架。
在简单、直观的情况里,可能将各种行动路径全部列出来再对结果加以比较就可以预测博弈会如何演化了。然而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不同的可能性或替代方案层出不穷,导致分析工作无从下手。在许多情况下,进行模拟是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一些人或小组扮演各个竞争者的角色,提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及背后的考虑与动机,然后进行多次博弈。尽管结果几乎很少是确定的,但这种模拟可以展现出当前竞争格局的大致动态,提供粗略的感觉。
另一种选择:与竞争对手合作
除了博弈和模拟之外,分析大象之间的竞争还有一种方法:假设企业能够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认识到如何进行合作以获得共同利益,并且公平地分享拥有竞争优势带来的收益。竞争对手之间的这种互动也可被称为协商或讨价还价,能使得所有竞争参与者都得到更多的好处,但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大家都有一定的视野、远见和定力,这样的情况实在极为罕见。
尽管不是立即可行,但竞争参与者还是应该思考这种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它们需要认清达成双赢的利益,并规划最理想的市场活动。在这种状态下,成本最小化,企业最有效率地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定价也能实现收入最大化。在这种理想的安排下,市场的每个参与者都将受益。换句话说,如果市场的核心是卡特尔或垄断企业,将会怎样?竞争参与者还是必须公平分配“战利品”,因为如果有任何竞争参与者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那么合作将无法延续下去。
分析这种理论上的理想市场状况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指出了合作可能带来的好处。第二,可以帮助处于受保护市场边缘的企业或者市场潜在新进入者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举例来说,对于相对成本较高且没有忠诚客户群的供应商而言,它们应该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指望通过战略联盟、竞争威胁或其他手段者的角色,提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及背后的考虑与动机,然后进行多次博弈。尽管结果几乎很少是确定的,但这种模拟可以展现出当前竞争格局的大致动态,提供粗略的感觉。
另一种选择:与竞争对手合作
除了博弈和模拟之外,分析大象之间的竞争还有一种方法:假设企业能够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认识到如何进行合作以获得共同利益,并且公平地分享拥有竞争优势带来的收益。竞争对手之间的这种互动也可被称为协商或讨价还价,能使得所有竞争参与者都得到更多的好处,但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大家都有一定的视野、远见和定力,这样的情况实在极为罕见。
尽管不是立即可行,但竞争参与者还是应该思考这种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它们需要认清达成双赢的利益,并规划最理想的市场活动。在这种状态下,成本最小化,企业最有效率地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定价也能实现收入最大化。在这种理想的安排下,市场的每个参与者都将受益。换句话说,如果市场的核心是卡特尔或垄断企业,将会怎样?竞争参与者还是必须公平分配“战利品”,因为如果有任何竞争参与者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那么合作将无法延续下去。
分析这种理论上的理想市场状况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指出了合作可能带来的好处。第二,可以帮助处于受保护市场边缘的企业或者市场潜在新进入者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举例来说,对于相对成本较高且没有忠诚客户群的供应商而言,它们应该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指望通过战略联盟、竞争威胁或其他手段获得任何优势。因为如果市场有效配置,那么这类供应商根本没有什么角色可扮演。其他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凭什么以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益为代价来支持这类供应商?尤其是这些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还会不可避免地为此买单。换句话说,你若没有贡献,就别想得到任何收获。
在这种情况下,高成本企业能够持续存活于世,通常得益于其他企业非理性的不合作行为。于是,识别并利用这种行为(确保其他企业不会连成一气)成为高成本企业的战略核心。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任何市场里企业间的高度合作都很罕见。然而,即使充分合作的可行性较低,思考合作可行性的过程仍然会揭示企业所处的战略状况,指导企业做好决策。研判的过程至少为我们增加了协商或讨价还价的视角,对于经典博弈论和竞争互动里的其他方法论背后蕴含的传统非合作假设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总而言之,在少数真正竞争对手既势均力敌又彼此关注的市场里,运用特定的博弈论知识(囚徒困境、进入/先占博弈)、模拟和合作分析三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战略规划的问题,制定平衡且全面的决策。
战略分析第三步如图1-3所示。在图1-2的基础上,我们在图1-3里增加了拥有竞争优势的数家企业分享市场的情况。获得任何优势。因为如果市场有效配置,那么这类供应商根本没有什么角色可扮演。其他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凭什么以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益为代价来支持这类供应商?尤其是这些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还会不可避免地为此买单。换句话说,你若没有贡献,就别想得到任何收获。
在这种情况下,高成本企业能够持续存活于世,通常得益于其他企业非理性的不合作行为。于是,识别并利用这种行为(确保其他企业不会连成一气)成为高成本企业的战略核心。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任何市场里企业间的高度合作都很罕见。然而,即使充分合作的可行性较低,思考合作可行性的过程仍然会揭示企业所处的战略状况,指导企业做好决策。研判的过程至少为我们增加了协商或讨价还价的视角,对于经典博弈论和竞争互动里的其他方法论背后蕴含的传统非合作假设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总而言之,在少数真正竞争对手既势均力敌又彼此关注的市场里,运用特定的博弈论知识(囚徒困境、进入/先占博弈)、模拟和合作分析三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战略规划的问题,制定平衡且全面的决策。
战略分析第三步如图1-3所示。在图1-2的基础上,我们在图1-3里增加了拥有竞争优势的数家企业分享市场的情况。图1-3 战略分析第三步图1-3 战略分析第三步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4-17
创新和权威意见所引诱是多么轻易,探讨要是真的想进行深度创新,我们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在本书里,我想先说清楚两件事。第一,如果我们不能批判性地看待创新和创新言论的话,我们就不能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创新思维。要解决问题,你首先要理解问题。而如今由肤浅创新思维所产生的问题,我们实在是讲得太少了。第二,大多数创新文化缺少的东西并不是商业模型或战略理论,而是一样相当基础的
管理类 / 日期:2023-04-17
中心。因为自己是有意识地在听,所以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随时都有可能会让自己倾听的姿态发生动摇。所谓不偏离中心地倾听,就是超越了自己的意识,能够在倾听时保持自然的平衡,不会轻易为对方的话所动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让自己回到原有的立场。聪明人的对话,就有这样的特性,无论在交谈的过程中话题跑得有多远,都能够轻松地把话题引回原来的主题。人与人交流难免都会有跑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