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时间性和文明性等方面进行测评服务评价标......《企业标准化指南》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1-16
性、时间性和文明性等方面进行测评。

(7)服务评价标准,可从顾客满意度、服务分等分级、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关要求。

(二)产品售后服务(1)分析测量结果和数据信息,评价服务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和顾客要求。

(2)建立、培训技术咨询队伍,健全配件、备品管理。

(3)对不合格项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做到包修、包换、包退。

(4)对售后活动应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上门服务或定点服务)及联系方法。

十五、退役在企业实体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退役管理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原来参与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各类人员进行下一个实体的重新组织、重新培训和分配新生命周期的各项工作。

(2)对废物再生重用的工作:做出需要保留、转让、解散、拆卸或废弃实体的全部或部分。

(3)对废弃物按照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处性、时间性和文明性等方面进行测评。

(7)服务评价标准,可从顾客满意度、服务分等分级、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关要求。

(二)产品售后服务(1)分析测量结果和数据信息,评价服务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和顾客要求。

(2)建立、培训技术咨询队伍,健全配件、备品管理。

(3)对不合格项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做到包修、包换、包退。

(4)对售后活动应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上门服务或定点服务)及联系方法。

十五、退役在企业实体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退役管理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原来参与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各类人员进行下一个实体的重新组织、重新培训和分配新生命周期的各项工作。

(2)对废物再生重用的工作:做出需要保留、转让、解散、拆卸或废弃实体的全部或部分。

(3)对废弃物按照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十六、能源企业能源管理可以参照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和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要求,建立企业所需要的能源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持续改进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在内的绩效。

(一)工业企业能源管理规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规定了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要求,通常包括:

(1)能源输入管理。能源输入管理的内容应涵盖:选择能源供方;签订采购合同;能源计量和质量检测;贮存。

(2)能源加工转换要求。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制定转换设备调度规程,确定最佳运行方案,保持最佳工况。具体指为作业人员制定工作规范、操作规程,规定转换设备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日常维护、原始记录等。

(3)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制定分配和传输管理标准,界定能源分配传输系统的范围,明确机构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工作制度。

(4)建立能源分配和使用制度。应通过优化工艺、耗能设备经济运行和实施定额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能源定额管理应明确下列要求: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定额的下达与责任;实际使用能量理。

十六、能源企业能源管理可以参照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和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要求,建立企业所需要的能源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持续改进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在内的绩效。

(一)工业企业能源管理规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规定了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要求,通常包括:

(1)能源输入管理。能源输入管理的内容应涵盖:选择能源供方;签订采购合同;能源计量和质量检测;贮存。

(2)能源加工转换要求。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制定转换设备调度规程,确定最佳运行方案,保持最佳工况。具体指为作业人员制定工作规范、操作规程,规定转换设备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日常维护、原始记录等。

(3)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制定分配和传输管理标准,界定能源分配传输系统的范围,明确机构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工作制度。

(4)建立能源分配和使用制度。应通过优化工艺、耗能设备经济运行和实施定额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能源定额管理应明确下列要求: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定额的下达与责任;实际使用能量的计量和核算;考核。

(5)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掌握各种影响能耗的因素及变化规律,挖掘节能潜力。

(二)企业节能标准体系为了满足企业节能需要,可参照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建立企业节能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节能基础标准、节能技术标准、节能管理标准和节能工作标准。节能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节能设备标准、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施工与安装标准、节能测试与检验标准等。节能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能耗限额标准、节能监测标准、经济运行标准、合理用能标准、综合评价标准、产品和设备能效标准、能源计量标准、能源统计标准、节能计算标准等。

(三)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是基于戴明循环理念而建立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1)策划:理解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建立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团队,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进行能源评审,确定重要能源使用,建立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和能源指标,建立必要的措施计划,以便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实现改进能源绩效的结果。

(2)实施:实施措施计划、运行和维护控制、信息交流,确保人员能力,并在设计和采购时考虑能源绩效。

(3)检查:监视、测量、分析、评价、审核和进行能源绩效和的计量和核算;考核。

(5)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掌握各种影响能耗的因素及变化规律,挖掘节能潜力。

(二)企业节能标准体系为了满足企业节能需要,可参照GB/T 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建立企业节能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节能基础标准、节能技术标准、节能管理标准和节能工作标准。节能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节能设备标准、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施工与安装标准、节能测试与检验标准等。节能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能耗限额标准、节能监测标准、经济运行标准、合理用能标准、综合评价标准、产品和设备能效标准、能源计量标准、能源统计标准、节能计算标准等。

(三)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是基于戴明循环理念而建立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1)策划:理解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建立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团队,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进行能源评审,确定重要能源使用,建立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和能源指标,建立必要的措施计划,以便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实现改进能源绩效的结果。

(2)实施:实施措施计划、运行和维护控制、信息交流,确保人员能力,并在设计和采购时考虑能源绩效。

(3)检查:监视、测量、分析、评价、审核和进行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评审。

(4)改进:采取措施处理不符合项,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十七、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按信息化建设过程可以分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之后的信息化运营维护管理(包括信息管理)。

(一)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1)通用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用的过程描述的方法,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按项目的生存周期内所涉及的相关过程进行规定。

(2)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规定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功能测试、开发和测试验收、试点推广等主要阶段所涉及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此外,包括每个阶段的软件开发文档方面的要求。

(二)信息化运营维护管理

1.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指企业信息系统日常运营维护所需的管理标准,包括数据库维护管理、网络维护管理、业务安全管理、主机系统管理、存储备份管理等。能源管理体系的评审。

(4)改进:采取措施处理不符合项,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十七、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按信息化建设过程可以分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之后的信息化运营维护管理(包括信息管理)。

(一)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1)通用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用的过程描述的方法,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按项目的生存周期内所涉及的相关过程进行规定。

(2)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规定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功能测试、开发和测试验收、试点推广等主要阶段所涉及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此外,包括每个阶段的软件开发文档方面的要求。

(二)信息化运营维护管理

1.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指企业信息系统日常运营维护所需的管理标准,包括数据库维护管理、网络维护管理、业务安全管理、主机系统管理、存储备份管理等。2.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以及收集的各类信息资源,以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如文档、软件、数据库、网站内容等)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标准,包括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等所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信息管理用于实现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保障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组织通常需要规定信息收集范围、信息服务要求等。

根据上述要求,组织应明确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规划、工作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十八、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是企业具有价值的一种资产,企业和它们的信息系统及网络日益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威胁,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活动、蓄意破坏、火灾和水灾等。信息安全就是要在很大的范围内保护信息免受各种威胁,从而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营、减少业务损失并且使投资和商务机会获得最大的回报。

为此,企业应建立“编有文件的建立、实施、动作、监察、检查、维护和改进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这要求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信息安全的标准化工作。

(一)信息安全方针信息安全策略、方针用以指导信息安全管理,支持业务需求,并使其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内部的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以及收集的各类信息资源,以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如文档、软件、数据库、网站内容等)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标准,包括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等所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信息管理用于实现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保障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组织通常需要规定信息收集范围、信息服务要求等。

根据上述要求,组织应明确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规划、工作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十八、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是企业具有价值的一种资产,企业和它们的信息系统及网络日益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威胁,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活动、蓄意破坏、火灾和水灾等。信息安全就是要在很大的范围内保护信息免受各种威胁,从而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营、减少业务损失并且使投资和商务机会获得最大的回报。

为此,企业应建立“编有文件的建立、实施、动作、监察、检查、维护和改进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这要求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信息安全的标准化工作。

(一)信息安全方针信息安全策略、方针用以指导信息安全管理,支持业务需求,并使其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内部的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1-15
渠道为王时代15年之后,浙江人接掌了首富宝座。彼时企业竞争的维度已经从生产端转到了渠道端,只要你能够把渠道做深做透,做到每一个“毛细血管”,你就能赢得商战。渠道为王的说法由此而生。渠道为王的时代有两家典型企业——娃哈哈和乐百氏。乐百氏花了很多钱请国际营销服务机构对其进行包括广告在内的整体包装,却在渠道上输给了娃哈哈。娃哈哈建立了供销联合体,与经销商分享利益,
管理类 / 日期:2023-01-15
第19封信 人生的最后四分之一尽管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你们极有可能活到100岁。正当年的你们或许对这封信毫无兴趣,但它提出了若干年后你们不得不开始考虑的问题。你们人生的最后四分之一是75~100岁的25年,虽然距离75岁似乎太过遥远,但我猜当你们到75岁的时候,75岁就是那个时候正常的“退休”年龄了。我给“退休”加了引号是因为我并不认为你们会想在人生的最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