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但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经......《合伙制经营 》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12-15
重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但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经验估计法。虽然是根据经验估计的,但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根据笔者多年的咨询经验,通常需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A.企业发展的阶段

一般说来,企业的初创期由于收入、利润的基数不大,而且急需资金快速发展,因此更看重“金额增长”。另外,如果基数太小,就算“增长幅度”达到300%,也有点自我安慰的感觉,意义不大。反之,如果企业到了快速发展阶段,那么“增长幅度”就更重要。表5-15是笔者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5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两种增长的权重

B.企业现有的规模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企业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其增长的幅度是不大的,当然是看重金额增长,反之亦然。表5-16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6 不同规模的企业两种增长的权重重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但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经验估计法。虽然是根据经验估计的,但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根据笔者多年的咨询经验,通常需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A.企业发展的阶段

一般说来,企业的初创期由于收入、利润的基数不大,而且急需资金快速发展,因此更看重“金额增长”。另外,如果基数太小,就算“增长幅度”达到300%,也有点自我安慰的感觉,意义不大。反之,如果企业到了快速发展阶段,那么“增长幅度”就更重要。表5-15是笔者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5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两种增长的权重

B.企业现有的规模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企业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其增长的幅度是不大的,当然是看重金额增长,反之亦然。表5-16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6 不同规模的企业两种增长的权重C.企业竞争态势

行业竞争态势也会影响企业是关注“金额增长”还是“增长幅度”,表5-17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7 行业竞争态势与两种增长的权重

D.企业处于特殊阶段

行业特点与行业竞争态势常常很难被某一两家企业改变或左右,就算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每家企业都会有它的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这将决定着它们在这个阶段是偏向于“金额的增长”还是“增长的幅度”。

我们以资本运作为例,天使投资阶段、风险投资阶段、私募股权投资阶段、上市后股票投资阶段,不管是哪个阶段,投资者都没打算将其所投资的资本长期放在这家企业,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等股价涨了将股份卖掉。股价怎么才会涨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归根结底,C.企业竞争态势

行业竞争态势也会影响企业是关注“金额增长”还是“增长幅度”,表5-17的经验估计值以供参考。

表5-17 行业竞争态势与两种增长的权重

D.企业处于特殊阶段

行业特点与行业竞争态势常常很难被某一两家企业改变或左右,就算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每家企业都会有它的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这将决定着它们在这个阶段是偏向于“金额的增长”还是“增长的幅度”。

我们以资本运作为例,天使投资阶段、风险投资阶段、私募股权投资阶段、上市后股票投资阶段,不管是哪个阶段,投资者都没打算将其所投资的资本长期放在这家企业,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等股价涨了将股份卖掉。股价怎么才会涨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如果买的人多而卖的人少,那么股票就涨价。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想买你们家的股票呢?因为他估计现在买进,过段时间卖出,这期间肯定会涨价。他凭什么估计呢?除了概念炒作之外,就看增长的幅度了。

比如有一家100亿元资产的A企业,每年增长5亿~8亿元,增幅为5%;另有一家5亿元资产的B企业,每年增长1亿~2亿元,增幅为20%~25%,那么你会投资A企业还是B企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思考,如果企业正处于吸引外部投资的阶段,他们肯定要对投资者投其所好,这时“增长的幅度”比“金额的增长”重要得多。

第四步:重新分配留在总部的配股。

从表5-13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人留在公司的总配股是60万股(数据G),平均每人15万股,现在由于每个人的贡献不同,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平均(留在本巴的股份不需要动)。在第三步里已经介绍了影响重新配股的要素与权重,而且这个权重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额”与“幅度”这两个要素的权重变化,四个人重新分配到的留在总公司的配股也是会变化的。

权重的作用就是用来二次划分这60万股的,如表5-18所示。当“金额”与“增幅”的权重为4:6时,按甲、乙、丙、丁各自增长金额与“增长总金额”的占比来二次划分24万股;按各自增长的幅度与“平均增长幅度”的比例来二次划分36万股,由此可以得出表5-19的数据(计算公式已在表中注明,就不多做解释了,读者可以通过公式来理解其中的逻辑)。这时可以看出,四人留在公司总部的配股由各人15万股已经改变为表5-17中的数据J了,这就打破了“吃老本”的如果买的人多而卖的人少,那么股票就涨价。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想买你们家的股票呢?因为他估计现在买进,过段时间卖出,这期间肯定会涨价。他凭什么估计呢?除了概念炒作之外,就看增长的幅度了。

比如有一家100亿元资产的A企业,每年增长5亿~8亿元,增幅为5%;另有一家5亿元资产的B企业,每年增长1亿~2亿元,增幅为20%~25%,那么你会投资A企业还是B企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思考,如果企业正处于吸引外部投资的阶段,他们肯定要对投资者投其所好,这时“增长的幅度”比“金额的增长”重要得多。

第四步:重新分配留在总部的配股。

从表5-13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人留在公司的总配股是60万股(数据G),平均每人15万股,现在由于每个人的贡献不同,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平均(留在本巴的股份不需要动)。在第三步里已经介绍了影响重新配股的要素与权重,而且这个权重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额”与“幅度”这两个要素的权重变化,四个人重新分配到的留在总公司的配股也是会变化的。

权重的作用就是用来二次划分这60万股的,如表5-18所示。当“金额”与“增幅”的权重为4:6时,按甲、乙、丙、丁各自增长金额与“增长总金额”的占比来二次划分24万股;按各自增长的幅度与“平均增长幅度”的比例来二次划分36万股,由此可以得出表5-19的数据(计算公式已在表中注明,就不多做解释了,读者可以通过公式来理解其中的逻辑)。这时可以看出,四人留在公司总部的配股由各人15万股已经改变为表5-17中的数据J了,这就打破了“吃老本”的平均主义,起到了动态激励的效果。

表5-18 权重变化时二次划分的配股变化对照表

表5-19 当金额:增幅=4:6时配股调整表

同理,当金额:增幅=5:5或6:4时,可以得出表5-20和表5-21的数据。

权重调整时,对每个人留在总公司的配股数是不同的。至于调整的周期是每年一次还是几年一次,这就看企业的需要了。制定调整周期规则,一般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A.固定调整的周期平均主义,起到了动态激励的效果。

表5-18 权重变化时二次划分的配股变化对照表

表5-19 当金额:增幅=4:6时配股调整表

同理,当金额:增幅=5:5或6:4时,可以得出表5-20和表5-21的数据。

权重调整时,对每个人留在总公司的配股数是不同的。至于调整的周期是每年一次还是几年一次,这就看企业的需要了。制定调整周期规则,一般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A.固定调整的周期每年调整一次,当然能够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但也要考虑操作成本与激励对象收益变动大小之间的性价比。比如公司好不容易进行了调整,结果业绩好的激励对象也只是增加了1000元的收益,业绩差的也只减少了800元的收益,连激励对象自己都不在意,公司和老板何必多操这些心?

我们以表5-20中的数据举例测算一下,权重5:5是个中庸的值。

由于表5-20只告诉了读者与资产有关的数据,没有直接告诉资产收益率,也就是不知道每股的收益。我们可以找两个公开的数据做参考。如表5-22所示。

从表5-22中大概取个中间值(柳州钢铁与华菱钢铁之间)约40%,用这个数套到表5-20中,得出表5-23的数据。

从数据J来看,调整后减少收益最多的是乙巴长,减少了2600元,增加收益最多的是丁巴长,增加了5400元。单从这个数据看,我估计大家的兴趣不大。当然资产为3355.50万元的公司不大,如果放大100倍,那么乙巴长的收益少了0.36×100=36万元,丙巴长就多了45万元。这对于中国企业中层高干部平均年收入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心动的数据!这时候,大家对调整就有兴趣了。

总之,如果调整前后的数据变化不足于让激励对象动容?那么就固定3年调整一次即可。反之,则可以规定每年调整一次。

表5-20 金额:幅度=5:5时配股调整表每年调整一次,当然能够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但也要考虑操作成本与激励对象收益变动大小之间的性价比。比如公司好不容易进行了调整,结果业绩好的激励对象也只是增加了1000元的收益,业绩差的也只减少了800元的收益,连激励对象自己都不在意,公司和老板何必多操这些心?

我们以表5-20中的数据举例测算一下,权重5:5是个中庸的值。

由于表5-20只告诉了读者与资产有关的数据,没有直接告诉资产收益率,也就是不知道每股的收益。我们可以找两个公开的数据做参考。如表5-22所示。

从表5-22中大概取个中间值(柳州钢铁与华菱钢铁之间)约40%,用这个数套到表5-20中,得出表5-23的数据。

从数据J来看,调整后减少收益最多的是乙巴长,减少了2600元,增加收益最多的是丁巴长,增加了5400元。单从这个数据看,我估计大家的兴趣不大。当然资产为3355.50万元的公司不大,如果放大100倍,那么乙巴长的收益少了0.36×100=36万元,丙巴长就多了45万元。这对于中国企业中层高干部平均年收入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心动的数据!这时候,大家对调整就有兴趣了。

总之,如果调整前后的数据变化不足于让激励对象动容?那么就固定3年调整一次即可。反之,则可以规定每年调整一次。

表5-20 金额:幅度=5:5时配股调整表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12-15
向副总裁提交这个方案。我跟她说让我试着看一下,然后反馈给她四五个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方案。我们达成了想要的效果,我们都能做到,因为我们有正确的战略合伙人,有能力强也愿意承担的工匠。”帝国设备管理公司提供了几个方案的展示幻灯片,部门经理把方案提交给了副总裁。这对斯卡塔利来说是一次很大的鼓励,因为客户最后选的方案操作起来更加稳妥,价格也更便宜。“我愿意用几个点子来
管理类 / 日期:2022-12-15
图5-14 A3方法各步骤的要点讨论问题:A3方法的六个步骤是什么?A3方法与PDCA循环有怎样的关系?关键概念:A3管理方法图5-14 A3方法各步骤的要点讨论问题:A3方法的六个步骤是什么?A3方法与PDCA循环有怎样的关系?关键概念:A3管理方法PDCA循环PDCA循环第6章 精益医疗改善项目第一步:选定题目与组建团队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做错的事情,经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