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检查(C)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的审计检查工作,如果必要,邀请第三方的专家,评审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1)评估企业标准化战略(方针、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
(2)评估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办法是否恰当,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3)评估各部门对标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制度,是否遵照执行。
(4)评估是否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经营管理。
(5)督促各部门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意见进行反馈,收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的依据和基础。
(6)评审标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内部评审和权威机构的评审。
(7)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改进(A)根据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或各部门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需要改进的方面可能包括:
(1)企业标准化战略(方针、目标)的设置。
(2)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办法。(三)检查(C)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的审计检查工作,如果必要,邀请第三方的专家,评审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1)评估企业标准化战略(方针、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
(2)评估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办法是否恰当,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3)评估各部门对标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制度,是否遵照执行。
(4)评估是否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经营管理。
(5)督促各部门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意见进行反馈,收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的依据和基础。
(6)评审标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内部评审和权威机构的评审。
(7)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改进(A)根据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或各部门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需要改进的方面可能包括:
(1)企业标准化战略(方针、目标)的设置。
(2)企业标准化运行管理办法。(3)补充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表。
(4)修订企业标准。
(5)改进标准化机构,如改进运作机制;进行标准化人员的培训。(3)补充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表。
(4)修订企业标准。
(5)改进标准化机构,如改进运作机制;进行标准化人员的培训。第三节 企业标准化战略
卡吉尔(Cargil)在论文集《企业环境中的有效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不是标准,很重要》一文中认为,标准本身就是“相对枯燥无味的文件”,真正的“艺术”是真实的标准化(过程),也就是管理(甚至操纵)协商合作的艺术,这就产生了标准。同时,卡吉尔将标准化阐述为在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或这些领域的任何组合中控制市场的方法,可以看作社会政策的工具、公共政策的工具和商业管理的工具。
一、概述企业标准化战略,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导向,是设置企业标准化机构,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依据和导向。没有战略、没有目标的标准化建设,将是一盘散沙、散兵游勇,形不成合力。
标准化战略和目标,是一个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定位、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图。推进标准化工作,首先应该有个明确的方向,也就是企业的标准化总体定位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战略需要最高管理者的统一制定并发布实施,是指导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协调多个部门共同推进标准第三节 企业标准化战略
卡吉尔(Cargil)在论文集《企业环境中的有效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不是标准,很重要》一文中认为,标准本身就是“相对枯燥无味的文件”,真正的“艺术”是真实的标准化(过程),也就是管理(甚至操纵)协商合作的艺术,这就产生了标准。同时,卡吉尔将标准化阐述为在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或这些领域的任何组合中控制市场的方法,可以看作社会政策的工具、公共政策的工具和商业管理的工具。
一、概述企业标准化战略,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导向,是设置企业标准化机构,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依据和导向。没有战略、没有目标的标准化建设,将是一盘散沙、散兵游勇,形不成合力。
标准化战略和目标,是一个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定位、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图。推进标准化工作,首先应该有个明确的方向,也就是企业的标准化总体定位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战略需要最高管理者的统一制定并发布实施,是指导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协调多个部门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上位文件,是制订标准计划、开展标准化基础研究项目、落实标准经费预算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战略,是指企业对于标准化的总体定位(使命)、价值观、愿景等的相关论述。通俗来讲,由最高管理者制定的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包括中远期、近期标准化发展目标,达到标准化目标的实施策略(方针);或者说,企业将标准化在企业内部置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二、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内容企业标准化战略,最好以文件的形式显性地表达出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准化价值定位标准化为企业带来价值的阐述。例如,通过标准化,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从而促进产品占领目标市场,产生价值;通过标准化,实现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积极主导参与产业领域标准化,可以建立同行业的产业协作,可以建立生产秩序,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标准化的愿景和目标这个愿景和目标包括:对企业标准化在中远期规划(如十年、二十年的远期目标、愿景)的描述;标准化近期目标(如三年内标准化工作的计划、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描述。
(三)达到远期目标的路线图或实施策略化工作的上位文件,是制订标准计划、开展标准化基础研究项目、落实标准经费预算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战略,是指企业对于标准化的总体定位(使命)、价值观、愿景等的相关论述。通俗来讲,由最高管理者制定的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包括中远期、近期标准化发展目标,达到标准化目标的实施策略(方针);或者说,企业将标准化在企业内部置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二、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内容企业标准化战略,最好以文件的形式显性地表达出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准化价值定位标准化为企业带来价值的阐述。例如,通过标准化,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从而促进产品占领目标市场,产生价值;通过标准化,实现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积极主导参与产业领域标准化,可以建立同行业的产业协作,可以建立生产秩序,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标准化的愿景和目标这个愿景和目标包括:对企业标准化在中远期规划(如十年、二十年的远期目标、愿景)的描述;标准化近期目标(如三年内标准化工作的计划、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描述。
(三)达到远期目标的路线图或实施策略有效标准化的实施方式,是实现标准化价值的途径或路线图。标准的研制,是发挥标准化作用的第一步。如何发挥标准化的实质性作用,更需要依赖标准的有效率、有效果的实施。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检测、宣传、培训等各种措施,可以让相关标准化用户了解标准、学习标准、应用标准。
对于不同的标准化目标,有不同的实施策略和方法。通过标准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就需要培训企业内部员工学习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按标准化的要求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或者评审、评价机制,对标准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标准化树立企业市场形象,就需要加大宣传;通过产品标准化,过滤低端产品,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可以考虑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制度等。
三、几种典型企业标准化战略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应首先明确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研究开发、业务价值链的地位,了解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标准化实力,确定一段时间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下面介绍几种典型企业的标准化战略。
(一)掌握核心技术,运用标准和专利两种技术策略,控制并占领市场竞争战略制高点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技术升级更新较快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标准与专利的结合非常紧密。标准和专利作为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技术策略,就像武侠小说中绝顶高手的武器,被一流的跨国大公司运用得非常娴熟。有效标准化的实施方式,是实现标准化价值的途径或路线图。标准的研制,是发挥标准化作用的第一步。如何发挥标准化的实质性作用,更需要依赖标准的有效率、有效果的实施。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检测、宣传、培训等各种措施,可以让相关标准化用户了解标准、学习标准、应用标准。
对于不同的标准化目标,有不同的实施策略和方法。通过标准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就需要培训企业内部员工学习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按标准化的要求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或者评审、评价机制,对标准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标准化树立企业市场形象,就需要加大宣传;通过产品标准化,过滤低端产品,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可以考虑推动建立产品认证制度等。
三、几种典型企业标准化战略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应首先明确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研究开发、业务价值链的地位,了解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标准化实力,确定一段时间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下面介绍几种典型企业的标准化战略。
(一)掌握核心技术,运用标准和专利两种技术策略,控制并占领市场竞争战略制高点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技术升级更新较快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标准与专利的结合非常紧密。标准和专利作为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技术策略,就像武侠小说中绝顶高手的武器,被一流的跨国大公司运用得非常娴熟。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12-08
安全港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SDA安保公司的CEO山顿·哈珀(Shado Harbour),只用了12个月就彻底转变了企业文化,使公司一改原来刻板、冷漠的形象,转而形成一种提倡合作、鼓励独立思考和勇担风险的氛围。她还十分注重细节,通过局部调整,大幅提振员工士气。比如,她挪走了公司里原有的饮料售卖机,然后在公司休息间里添置了一台爆米花机。这些改变本身可能很不起
管理类 / 日期:2022-12-07
(11)希望将权力彻底下放至各部的人。1969年至1971年,由于各部的自主能力,即它们对程序一致化的抗拒,预算选择理性化的方针被迫转变。尽管它自诩为一种控制手段,它的制度化进程却在某种程度上被本应受其约束的各部“控制”了。预算选择理性化最初以“控制”为原则,却在实施过程中屈服于分散形式(地方分权),因此并未对各部产生实质性约束。预算选择理性化机制强调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