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前提、三项策略足以支撑公司的绩效管理。在公司变大以后,政策要适当调整,否则绩效会降低。
当企业规模变大以后,公司整体目标拉动力变弱,分解目标拉动力也不够,这时候,需要化大为小,在更小的范围内建立“利益共同体”,让目标拉动力重新变大。
所谓“化大为小”,可能是对公司业务进行拆分,形成分、子公司或事业部,可能是在一个终极核算单位内,分割出不同的绩效评价和奖励计算单位。
在企业组织绩效管理上,不要害“大企业病”。可悲的是,有些公司,规模不大,盲目照搬大企业管理模式,提前染上了大企业病。
第18课目标计划管理
主要问题
1.目标计划管理有哪些常见误区?
2.如何让真正的目标计划管理不断驱动绩效落地?
主要观点
1.分钱机制缺失,或者分钱机制跟目标实现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在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前提、三项策略足以支撑公司的绩效管理。在公司变大以后,政策要适当调整,否则绩效会降低。
当企业规模变大以后,公司整体目标拉动力变弱,分解目标拉动力也不够,这时候,需要化大为小,在更小的范围内建立“利益共同体”,让目标拉动力重新变大。
所谓“化大为小”,可能是对公司业务进行拆分,形成分、子公司或事业部,可能是在一个终极核算单位内,分割出不同的绩效评价和奖励计算单位。
在企业组织绩效管理上,不要害“大企业病”。可悲的是,有些公司,规模不大,盲目照搬大企业管理模式,提前染上了大企业病。
第18课目标计划管理
主要问题
1.目标计划管理有哪些常见误区?
2.如何让真正的目标计划管理不断驱动绩效落地?
主要观点
1.分钱机制缺失,或者分钱机制跟目标实现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谈目标计划管理,没有意义。
2.目标制定,不能变成老板与员工的一种博弈。
3.预算,不是财务部门制订的,不是老板往下压的。预算计划管理,从始至终,都应当是全员全程参与。
4.不能离开目标空谈计划,或者不做计划,空谈目标。
5.计划(策略和方法)讨论,不能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6.在讨论具体策略时,数字是最具魔力的,不要离开数字谈对错。
7.要形象化呈现激励成果。
8.经营企业,实际上就是经营数字。经营管理者要向财务靠拢,财务要向经营管理靠拢。
一、目标计划管理五大误区
上一课,大易在给王小板公司辅导绩效管理时说到绩效管理的三项策略,第一项就是用目标计划管理进行过程绩效驱动。
这部分,大易老师将采取教练式的方法对王小板公司进行辅导。
在正式辅导开始之前,大易对王小板和他的团队简单介绍了目标计划管理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激励机制不到位,霸王硬上弓况下谈目标计划管理,没有意义。
2.目标制定,不能变成老板与员工的一种博弈。
3.预算,不是财务部门制订的,不是老板往下压的。预算计划管理,从始至终,都应当是全员全程参与。
4.不能离开目标空谈计划,或者不做计划,空谈目标。
5.计划(策略和方法)讨论,不能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6.在讨论具体策略时,数字是最具魔力的,不要离开数字谈对错。
7.要形象化呈现激励成果。
8.经营企业,实际上就是经营数字。经营管理者要向财务靠拢,财务要向经营管理靠拢。
一、目标计划管理五大误区
上一课,大易在给王小板公司辅导绩效管理时说到绩效管理的三项策略,第一项就是用目标计划管理进行过程绩效驱动。
这部分,大易老师将采取教练式的方法对王小板公司进行辅导。
在正式辅导开始之前,大易对王小板和他的团队简单介绍了目标计划管理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激励机制不到位,霸王硬上弓分钱机制缺失,或者分钱机制跟目标实现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谈目标计划管理,没有意义。
这时候的目标,只是老板要的目标,不是员工想要的目标;只有老板主动,其他人都被动。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目标制订,成了老板和员工的一种博弈
例如,老板说,兄弟们,今年,只要完成1200万元的利润目标,即如何如何发奖。
这时候,目标已经不是目标,而成了任务,成了老板跟员工的博弈点。老板希望这个点高一些,员工希望低一些。原因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站在员工角度,目标定得越高,拿到奖金的可能性就越低。
即便目标定下来了,在干的过程中,员工也是两难——如果能冲2000万元,今年倒是可以拿到一定量的奖金,可是明年怎么办?明年的目标肯定会涨到2500万元。怎么办?只能“既踩油门又踩刹车”,悠着点。
到了这个份上,你还觉得自己的管理机制是好的机制吗?在讨论如何提升绩效的时候,你还指望他们全力以赴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等于目标达成率,员工工资、奖金都与目标达成率挂钩。这样做,弊端更是显而易见。我们来看一看公式:
绩效=目标达成率=实际达成额/目标数额分钱机制缺失,或者分钱机制跟目标实现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谈目标计划管理,没有意义。
这时候的目标,只是老板要的目标,不是员工想要的目标;只有老板主动,其他人都被动。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目标制订,成了老板和员工的一种博弈
例如,老板说,兄弟们,今年,只要完成1200万元的利润目标,即如何如何发奖。
这时候,目标已经不是目标,而成了任务,成了老板跟员工的博弈点。老板希望这个点高一些,员工希望低一些。原因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站在员工角度,目标定得越高,拿到奖金的可能性就越低。
即便目标定下来了,在干的过程中,员工也是两难——如果能冲2000万元,今年倒是可以拿到一定量的奖金,可是明年怎么办?明年的目标肯定会涨到2500万元。怎么办?只能“既踩油门又踩刹车”,悠着点。
到了这个份上,你还觉得自己的管理机制是好的机制吗?在讨论如何提升绩效的时候,你还指望他们全力以赴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等于目标达成率,员工工资、奖金都与目标达成率挂钩。这样做,弊端更是显而易见。我们来看一看公式:
绩效=目标达成率=实际达成额/目标数额很显然,在上述公式中,绩效要好,有两个途径:实际达成额提升或者目标数额下降。
例如,老板希望将明年的目标定到1200万,尽管员工心里面想的也是1200万,但是他们希望你的目标定为800万。同样是完成1200万,如果目标是800万,超50%;如果目标是1200万,只是刚好完成;如果目标是1500万,只完成80%。
看到问题的本质了吗?在员工看来,实际完成额不好说,目标数额对目标达成率的影响最直接。于是,目标数额,成了老板和员工的博弈焦点。目标计划讨论,老板和员工,从一开始就站在完全对立的两个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去怪职业经理格局不够,境界低,人品如何如何,跟这些没关系,利益驱动使然。
同时,目标达成率,同样会造成前面说的“既踩油门,又踩刹车”的纠结。
误区三: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错位
目标计划管理,也叫预算计划管理。其中,预算是核心。
许多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制订预算,老板,或者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预算,各部门执行预算。
完全错了!很显然,在上述公式中,绩效要好,有两个途径:实际达成额提升或者目标数额下降。
例如,老板希望将明年的目标定到1200万,尽管员工心里面想的也是1200万,但是他们希望你的目标定为800万。同样是完成1200万,如果目标是800万,超50%;如果目标是1200万,只是刚好完成;如果目标是1500万,只完成80%。
看到问题的本质了吗?在员工看来,实际完成额不好说,目标数额对目标达成率的影响最直接。于是,目标数额,成了老板和员工的博弈焦点。目标计划讨论,老板和员工,从一开始就站在完全对立的两个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去怪职业经理格局不够,境界低,人品如何如何,跟这些没关系,利益驱动使然。
同时,目标达成率,同样会造成前面说的“既踩油门,又踩刹车”的纠结。
误区三: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错位
目标计划管理,也叫预算计划管理。其中,预算是核心。
许多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制订预算,老板,或者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预算,各部门执行预算。
完全错了!预算计划管理,从始至终,都应当是全员全程参与。
目标,必须是大家想要并一致认定的;计划,必须是大家自己制订出来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实际上只起辅助作用。其职能是:提供历史数据以供参考;在预算计划形成过程中承担数据测算工作;把目标用会计语言数字化,形成预算;从数据上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以总经理为首的直线管理人员,才是目标计划管理的主角。
误区四:离开目标空谈计划,或者不做计划,空谈目标
好多公司,离开具体的目标谈计划,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或者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年年定目标,年年达不到。
离开目标谈计划,计划方向对不对,是否有效,一概不知,到头来,公司经营不见成效。
不做计划谈目标,目标成了空喊出来的口号,缺乏数据支撑,缺少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眼看着时间飞逝,所定目标,差得很远,到年终,结算结果出来,除了叹息和苦笑,你还能做什么?把员工开除?开除也于事无补。
误区五: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好多公司讨论策略时,各部门、各版块喜欢分开讨论,各自形成自己的市场策略、销售策略、内部管理策略等等。预算计划管理,从始至终,都应当是全员全程参与。
目标,必须是大家想要并一致认定的;计划,必须是大家自己制订出来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实际上只起辅助作用。其职能是:提供历史数据以供参考;在预算计划形成过程中承担数据测算工作;把目标用会计语言数字化,形成预算;从数据上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以总经理为首的直线管理人员,才是目标计划管理的主角。
误区四:离开目标空谈计划,或者不做计划,空谈目标
好多公司,离开具体的目标谈计划,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或者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年年定目标,年年达不到。
离开目标谈计划,计划方向对不对,是否有效,一概不知,到头来,公司经营不见成效。
不做计划谈目标,目标成了空喊出来的口号,缺乏数据支撑,缺少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眼看着时间飞逝,所定目标,差得很远,到年终,结算结果出来,除了叹息和苦笑,你还能做什么?把员工开除?开除也于事无补。
误区五: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好多公司讨论策略时,各部门、各版块喜欢分开讨论,各自形成自己的市场策略、销售策略、内部管理策略等等。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5
电话给销售,却听到经理在旁边催促的经历?我有过,这很让人恼火。有的公司为了缩短通话时间,会精确规定员工跟客户的通话时长,这可能会给销售人员和顾客都带来不良影响。除此之外,里昂·比恩还有一个“Visa”项目,用于支持免费快递和免费退换货服务。此外,公司还会为购物者提供折扣券,用于再次消费时抵扣价款。麦克科密克发现,现在的客户在多个平台购物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因此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5
医药健康行业表4-24 药品研发工程师人才画像卡医药健康行业表4-24 药品研发工程师人才画像卡表4-25 医药代表人才画像卡表4-25 医药代表人才画像卡表4-26 质量经理人才画像卡表4-26 质量经理人才画像卡表4-27 质量管理工程师人才画像卡表4-27 质量管理工程师人才画像卡表4-28 GMP认证工程师人才画像卡表4-28 GMP认证工程师人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