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2 “论题”和“标题”是两回事
“论题”这个说法,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在日常对话和写文章的时候,“论题”经常会被省略,即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论点”,也很难会下意识去想背后的问题意识。所以,一旦掌握了“论题”这个思路,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发挥出惊人的效果。一个人如果能够驾驭论题就能够驾驭文章,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文章指导上,最难教、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论题”。比如,我们让高中生以“日本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有的孩子就直接把“关于日本人”作为论题。事实上,它只是一个主题,并不是一个论题。
“关于日本人”这个题目就像一个巨大的“陷阱”。直接拿来就写,很容易使文章表意不明、层次不清。
就不如像“作为日本人一大特征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在面临崩溃吗?”这样重新命题,尽可能地缩小题目范围,把自己的论题锁定于某一点上。
我原本以为没有类似于“从题目过渡到论题”的范例,却在一本杂志上找到了。
杂志BRUTUS,特别是斋藤和弘先生在担任杂志主编这一时期的标题,可以看到从主题到论题的完美切入。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关键点2 “论题”和“标题”是两回事
“论题”这个说法,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在日常对话和写文章的时候,“论题”经常会被省略,即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论点”,也很难会下意识去想背后的问题意识。所以,一旦掌握了“论题”这个思路,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发挥出惊人的效果。一个人如果能够驾驭论题就能够驾驭文章,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文章指导上,最难教、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论题”。比如,我们让高中生以“日本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有的孩子就直接把“关于日本人”作为论题。事实上,它只是一个主题,并不是一个论题。
“关于日本人”这个题目就像一个巨大的“陷阱”。直接拿来就写,很容易使文章表意不明、层次不清。
就不如像“作为日本人一大特征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在面临崩溃吗?”这样重新命题,尽可能地缩小题目范围,把自己的论题锁定于某一点上。
我原本以为没有类似于“从题目过渡到论题”的范例,却在一本杂志上找到了。
杂志BRUTUS,特别是斋藤和弘先生在担任杂志主编这一时期的标题,可以看到从主题到论题的完美切入。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右边这些才叫作论题,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好问题”。将杂志上常见的“男性休闲装特辑”“烤肉店排行榜”“爱马仕资深研究”等标题与之进行比较的话,不难发现,这样的标题并不算是论题,只是一个框架而已。
很明显,设定论题的一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事实上,杂志销量一度停滞不前的BRUTUS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让销量起死回生的。不仅仅是这样,看到这5个标题,即使不看内容,也能从中感受到BRUTUS独到的眼光和品位吧。
确实,即使读者还没有读到“论点”的部分,仅凭提问的方式,也能感受到独特的视角和品位。一个好的论题能够体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只要我们能够区分主题和论题,找到锁定论题的感觉就足够了。我们接着往下走。右边这些才叫作论题,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好问题”。将杂志上常见的“男性休闲装特辑”“烤肉店排行榜”“爱马仕资深研究”等标题与之进行比较的话,不难发现,这样的标题并不算是论题,只是一个框架而已。
很明显,设定论题的一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事实上,杂志销量一度停滞不前的BRUTUS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让销量起死回生的。不仅仅是这样,看到这5个标题,即使不看内容,也能从中感受到BRUTUS独到的眼光和品位吧。
确实,即使读者还没有读到“论点”的部分,仅凭提问的方式,也能感受到独特的视角和品位。一个好的论题能够体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只要我们能够区分主题和论题,找到锁定论题的感觉就足够了。我们接着往下走。关键点3 重要的论题“双原则”
在确定一个论题之前,必须先遵循以下2个原则。
原则1:论题和论点相呼应
论题和论点是“一问一答”的关系。无论“论题”有没有出现在文章中,在每一个“论点”的背后,都有引出它的“问题”,也就是论题。论点(答)害怕变革的员工正是公司的敌人。
↑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写文章的时候,正如书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点”所描述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从“论题”切入。从“论题”切入是指,先提出一个像“公司的敌人是谁?”这样的问题,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意识之后,再根据这个问题收集相关信息,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一个思路。
当然,也可以从“论点”切入,这两种方法哪个都可以。其实大部分人用的还是折中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写的过程中,论点会逐渐清晰,再由此锁定论题的范围。像这样,一边反复调整论点和论题一边写文章。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但是,希望大家注意以下2点。关键点3 重要的论题“双原则”
在确定一个论题之前,必须先遵循以下2个原则。
原则1:论题和论点相呼应
论题和论点是“一问一答”的关系。无论“论题”有没有出现在文章中,在每一个“论点”的背后,都有引出它的“问题”,也就是论题。论点(答)害怕变革的员工正是公司的敌人。
↑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写文章的时候,正如书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点”所描述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从“论题”切入。从“论题”切入是指,先提出一个像“公司的敌人是谁?”这样的问题,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意识之后,再根据这个问题收集相关信息,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一个思路。
当然,也可以从“论点”切入,这两种方法哪个都可以。其实大部分人用的还是折中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写的过程中,论点会逐渐清晰,再由此锁定论题的范围。像这样,一边反复调整论点和论题一边写文章。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但是,希望大家注意以下2点。第一,文章要首尾呼应,紧扣论题。例如,下面的例子就明显是所答非所问。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论点(答)作为一名社会人,员工应遵守礼仪规范。
这就是所谓的离题。例如,某公司总经理打算以“公司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我们的敌人是谁?”这个命题写一篇文章。于是,就想起了公司里那些保守的员工们。一开始还好,后来慢慢不满意他们的工作态度,越想越生气,文章写到最后变成了礼仪指导了。文章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是常有的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把文章的逻辑“正过来”,就要确认所写文章的论题和论点是否相互呼应。也就是说,要好好检查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是否吻合。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养成时刻带着问题意识写文章的好习惯。当然,除了要意识到贯穿整篇文章的大问题,每个段落的小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写作过程中话题突然变了,或者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思考“我要基于什么样的问题来写”,而不是“自己想要写什么”的问题。比方说: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第1段 变革所需要的人的品质有哪些?
↓第一,文章要首尾呼应,紧扣论题。例如,下面的例子就明显是所答非所问。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论点(答)作为一名社会人,员工应遵守礼仪规范。
这就是所谓的离题。例如,某公司总经理打算以“公司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我们的敌人是谁?”这个命题写一篇文章。于是,就想起了公司里那些保守的员工们。一开始还好,后来慢慢不满意他们的工作态度,越想越生气,文章写到最后变成了礼仪指导了。文章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是常有的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把文章的逻辑“正过来”,就要确认所写文章的论题和论点是否相互呼应。也就是说,要好好检查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是否吻合。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养成时刻带着问题意识写文章的好习惯。当然,除了要意识到贯穿整篇文章的大问题,每个段落的小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写作过程中话题突然变了,或者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思考“我要基于什么样的问题来写”,而不是“自己想要写什么”的问题。比方说:论题(问)公司的敌人是谁?
↓第1段 变革所需要的人的品质有哪些?
↓第2段 公司的员工具备这些品质吗?
↓第3段 可以从哪些具体案例说起?
↓第4段 对于这些案例你怎么看?
↓论点(答)作为一名社会人,员工应遵守礼仪规范。
如上所示,如果不看内容,而是着眼于每个段落的中心问题,就知道第4段的问题明显偏离了主题。于是我对问题进行了修改。第4段 这种人的存在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论点(答)害怕变革的员工正是公司的敌人。
就像这样,要养成带着“问题”去读、去写的好习惯。
原则2:论题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的
论题就是贯穿全文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一定要写成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疑问句的句式。在列提纲或者写文章开头的时候,不要把论题写得“冷冰冰”的。比如,“关于人际关系”,写成这样就不行,要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
例如,“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有哪些?”“在职场中上司和下属应该如何相处?”这样的就很好。第2段 公司的员工具备这些品质吗?
↓第3段 可以从哪些具体案例说起?
↓第4段 对于这些案例你怎么看?
↓论点(答)作为一名社会人,员工应遵守礼仪规范。
如上所示,如果不看内容,而是着眼于每个段落的中心问题,就知道第4段的问题明显偏离了主题。于是我对问题进行了修改。第4段 这种人的存在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论点(答)害怕变革的员工正是公司的敌人。
就像这样,要养成带着“问题”去读、去写的好习惯。
原则2:论题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的
论题就是贯穿全文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一定要写成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疑问句的句式。在列提纲或者写文章开头的时候,不要把论题写得“冷冰冰”的。比如,“关于人际关系”,写成这样就不行,要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
例如,“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有哪些?”“在职场中上司和下属应该如何相处?”这样的就很好。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6-23
们的情绪是症状,而非原因。· 在管理层级中,通过摒弃一些规则,并在涉及协作时依靠观察和判断(而非绩效指标)来取消那些不能创造价值的管理岗位,并加强巩固其他人作为整合者的地位。们的情绪是症状,而非原因。· 在管理层级中,通过摒弃一些规则,并在涉及协作时依靠观察和判断(而非绩效指标)来取消那些不能创造价值的管理岗位,并加强巩固其他人作为整合者的地位。3法则三提高
管理类 / 日期:2022-06-22
一把黄豆也能卖出去在万担粮,张文浩欣喜地打开公司后台数据给白菜看:“受疫情影响,我们已经做了230万元,2020年底突破300万元不成问题。”后台体现的是数据,那前端的货源来自哪里?石城镇和峪村,地处深山大沟,勤劳坚韧的村民“一把镢头一把镰,一条扁担不离肩”,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种满了花椒。“2019年我们全村卖给万担粮公司1万斤花椒,一斤40多元,以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