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财政政策有哪些这一讲主要谈谈财政政策......《韩秀云讲经济》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3-24
第9讲

财政政策有哪些?

这一讲主要谈谈财政政策,看看一国政府是怎样通过财政

手段来刺激经济或收缩经济的。

财政政策的种类

财政政策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赤字性财政政策。赤字性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加

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运用的条件是经济萧条时期,总供给

大于总需求。储蓄大于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价格

下降。采取的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以增加有效需求。

所以说,赤字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运用的条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投资大于储蓄,物价上涨、需求膨胀。采

取的措施是加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以抑制总需求。第9讲

财政政策有哪些?

这一讲主要谈谈财政政策,看看一国政府是怎样通过财政

手段来刺激经济或收缩经济的。

财政政策的种类

财政政策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赤字性财政政策。赤字性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加

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运用的条件是经济萧条时期,总供给

大于总需求。储蓄大于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价格

下降。采取的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以增加有效需求。

所以说,赤字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运用的条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投资大于储蓄,物价上涨、需求膨胀。采

取的措施是加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以抑制总需求。第三种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就是说,财政对社会总供求的

影响保持中性。当社会总供求矛盾不突出时使用效果才会明显。

有人问,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怎样的财政政策呢?

如果经济冷了,各国采取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和

扩大政府支出。这是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

的。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减税

和扩大政府支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上台就给个人减税,给企

业减税,成效显著。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赤字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

策。

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

政府刺激经济的第一招就是减税。交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但当经济冷了,企业效益不好,缴了税后,企业负担很重,个

人也减少了收入。

如果这时政府减税,让企业有钱可赚,企业就会加大投资,

扩大生产,增加工人,扩大就业。给个人减税后,就会增加个

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多了,消费就会增加,经济就会活跃起

来,企业加大生产,经济就能逐渐恢复。所以说,减税是对经第三种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就是说,财政对社会总供求的

影响保持中性。当社会总供求矛盾不突出时使用效果才会明显。

有人问,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怎样的财政政策呢?

如果经济冷了,各国采取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和

扩大政府支出。这是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

的。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减税

和扩大政府支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上台就给个人减税,给企

业减税,成效显著。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赤字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

策。

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

政府刺激经济的第一招就是减税。交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但当经济冷了,企业效益不好,缴了税后,企业负担很重,个

人也减少了收入。

如果这时政府减税,让企业有钱可赚,企业就会加大投资,

扩大生产,增加工人,扩大就业。给个人减税后,就会增加个

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多了,消费就会增加,经济就会活跃起

来,企业加大生产,经济就能逐渐恢复。所以说,减税是对经济的刺激。这一招美国政府一直在使用。每一任总统上台,都

要给国民减税,否则大家就不会选他当总统了。

第二招是扩大政府支出。当经济遇冷时,企业不愿意投入。

因为投资到哪儿都没钱可赚,大家都不愿意消费。这时政府就

会拿出钱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架桥、铺设高铁

及高速公路等等,政府用扩大支出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2008年,我国政府拿出4万亿元投资就是用于大量的基础设施

建设。

当然,政府减税对国民是好事,加大政府支出对国民也是

好事,但减税和加大支出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带来更大的赤字和

更多的国债。

我们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比喻为开车,当经济太热时

政府需要“踩刹车”;当经济过冷时则需要“踩油门”。

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是“踩油门”,加税和减少政府支

出就是“踩刹车”。

经济过热时政府怎么“踩刹车”呢?在财政政策上是减少支出,增加税收。1992年,我国经济热得不得了,出现开发

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我国的2 000多个县市,涌现出

了5 000多个开发区。

房地产热的时候,在广西北海市,陆地上的土地被炒光了,济的刺激。这一招美国政府一直在使用。每一任总统上台,都

要给国民减税,否则大家就不会选他当总统了。

第二招是扩大政府支出。当经济遇冷时,企业不愿意投入。

因为投资到哪儿都没钱可赚,大家都不愿意消费。这时政府就

会拿出钱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架桥、铺设高铁

及高速公路等等,政府用扩大支出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2008年,我国政府拿出4万亿元投资就是用于大量的基础设施

建设。

当然,政府减税对国民是好事,加大政府支出对国民也是

好事,但减税和加大支出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带来更大的赤字和

更多的国债。

我们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比喻为开车,当经济太热时

政府需要“踩刹车”;当经济过冷时则需要“踩油门”。

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是“踩油门”,加税和减少政府支

出就是“踩刹车”。

经济过热时政府怎么“踩刹车”呢?在财政政策上是减少支出,增加税收。1992年,我国经济热得不得了,出现开发

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我国的2 000多个县市,涌现出

了5 000多个开发区。

房地产热的时候,在广西北海市,陆地上的土地被炒光了,人们就造出一个岛,在海上继续炒。有人甚至头脑发热地说:

“未来全世界前10大城市中,就有北海。”当时,海南的房地产

炒得也是热浪翻滚。据统计,即使是海口、三亚的人口再增长

一倍,也买不完那么多的房子。

1993年,我国政府发现经济问题控制不住了,通货膨胀

率达21.7%,银行贷款、股市泡沫、金融风险所有的问题都暴

露了出来。

从1993年起,我国政府对经济开始“踩刹车”。政府采取

了加税的政策,减少人们消费,增加企业税收,减少企业利润,

让经济冷下来。政府限制了集团购买力,控制了公款消费,停

建了楼堂馆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压缩总需求,让过

热的经济冷下来。

大家看,19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高,但通货膨胀率更高,经济没有实质增长,只有价格在增长,人们收入水

平的增长已被通货膨胀抵消了。如果不降温,经济就会出现硬

着陆。于是,我国政府从1993年起对经济进行了大力整顿,

直到199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从21.7%下降到了6.1%,经济增长率

达到了9.7%。

但没想到的是,1997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1998年人们就造出一个岛,在海上继续炒。有人甚至头脑发热地说:

“未来全世界前10大城市中,就有北海。”当时,海南的房地产

炒得也是热浪翻滚。据统计,即使是海口、三亚的人口再增长

一倍,也买不完那么多的房子。

1993年,我国政府发现经济问题控制不住了,通货膨胀

率达21.7%,银行贷款、股市泡沫、金融风险所有的问题都暴

露了出来。

从1993年起,我国政府对经济开始“踩刹车”。政府采取

了加税的政策,减少人们消费,增加企业税收,减少企业利润,

让经济冷下来。政府限制了集团购买力,控制了公款消费,停

建了楼堂馆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压缩总需求,让过

热的经济冷下来。

大家看,19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高,但通货膨胀率更高,经济没有实质增长,只有价格在增长,人们收入水

平的增长已被通货膨胀抵消了。如果不降温,经济就会出现硬

着陆。于是,我国政府从1993年起对经济进行了大力整顿,

直到199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从21.7%下降到了6.1%,经济增长率

达到了9.7%。

但没想到的是,1997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1998年我国又赶上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这使得我国经济急转直下。

物价向下,利率向下,失业增多,所有指标都开始向下。

面对这种经济萧条的局面,政府该怎么办?经济过冷时政

府会“踩油门”,“踩油门”就是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

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开始“踩油门”。想办法往经济领

域里投钱,政府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去投资,力图拉动经

济。

政府发行国债投资了一些基建项目和重大企业的技术改

造,以此拉动经济。

这期间,我国政府发行了6 000多亿元的国债,修了路、

架了桥、投资了西部十大工程项目等,这些举措都表示政府在

给经济发展“踩油门”。

当我们说到财政政策时,常常会涉及乘数效应。什么叫乘

数效应?乘数效应说的是政府进行投资,并不是投了1 000亿

元就只是1 000亿元的经济规模,它还会带动相关的投资和配

套资金,会产生乘数效应。

比如,路修好了,路边就会有人建加油站、开饭馆、酒店

等。房地产商看好这儿的交通,就会投资修建商品房。同样,

当这些钱投下去后,消费就会跟上来。每个环节都会创造价值,

增加GDP,增加税收,加上修好路,收回的过路费,只有政府我国又赶上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这使得我国经济急转直下。

物价向下,利率向下,失业增多,所有指标都开始向下。

面对这种经济萧条的局面,政府该怎么办?经济过冷时政

府会“踩油门”,“踩油门”就是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

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开始“踩油门”。想办法往经济领

域里投钱,政府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去投资,力图拉动经

济。

政府发行国债投资了一些基建项目和重大企业的技术改

造,以此拉动经济。

这期间,我国政府发行了6 000多亿元的国债,修了路、

架了桥、投资了西部十大工程项目等,这些举措都表示政府在

给经济发展“踩油门”。

当我们说到财政政策时,常常会涉及乘数效应。什么叫乘

数效应?乘数效应说的是政府进行投资,并不是投了1 000亿

元就只是1 000亿元的经济规模,它还会带动相关的投资和配

套资金,会产生乘数效应。

比如,路修好了,路边就会有人建加油站、开饭馆、酒店

等。房地产商看好这儿的交通,就会投资修建商品房。同样,

当这些钱投下去后,消费就会跟上来。每个环节都会创造价值,

增加GDP,增加税收,加上修好路,收回的过路费,只有政府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3.1 万科股权之争: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的标志万科股权之争除了使每一家上市公司真实感受到外部接管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中国资本市场分散股权结构时代的来临。上市公司如何在分散股权结构下形成合理的治理构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切需要思考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万科股权之争的发生并非偶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全流通为以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于上青天。组织学之父克里斯曾说:“即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120的智商,但团队整体表现出来的智商却只有62!”这一问题让许多领导者与团队的管理者都十分困扰。但是通过全局思考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全局思考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员工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创新的出现。其次,全局思考还可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