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感召最恶心的秘密


为什么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里要有感召呢?之前上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身为一名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学员,上完课程之后,如果我觉得课程好,我就一定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做推荐,特别是当这个课程改变了我很多陈旧的心智模式,从而使我对人生的态度有了积极和主动的改变时,我一定会向别人介绍,这种推荐和介绍,在正常的人际关系里再正常不过,比如我买了某一个品牌的新车,觉得好我就会向其他人推荐;我使用了某种保健品促进了身体的健康,也会推荐给身边有需要的人,我从课程里获得了那些激情澎拜的体验,我也希望我最亲近的那些人同样拥有,所以,只要课程好口碑好,感召,或者说是转介绍,必定如顺水推舟,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可是,当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感召成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作业,甚至是一个如同紧箍咒一样的目标时,一切都变了。
首先,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里的感召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反而会令人对上课望而却步,学员们会觉得被培训机构利用,觉得感召就是在帮机构创收,就是在拉人头,这样的做法不但令课程蒙上了“精神传销”的阴影,同时因为存在着程度不等的“逼迫和威胁”,令学员们心生反感,据我多年来了解,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里争议性最大和最令学员方案的环节,莫过于感召。

其次,因为感召的紧迫性,很多学员只会去感召那些自己能感召到的人,而不是去感召那些真正对课程有需求的人,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向下感召,因此很多人把全职妈妈家庭妇女都感召进了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堂,以此来冲人头抵数,这样的感召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第三,因为感召成果的数量和团队荣誉以及个人三阶段综合成绩挂钩,因此很多学员就会采取自己买单刷海星数量的方式作弊,本来作弊的方式绝不可取,但是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里培训机构有钱收,因此他们不断不会制止,还会鼓励学员多刷卡多买单,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激情消费、冲动消费”的由来,而这种作弊的方式,不但对于学员的成长来说毫无帮助,同时更为今后学员和培训机构的冲突埋下伏笔。

最后,学员学习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之后,不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反而到处拉人头去上课,用尽各种方法去感召海星,这样的呈现不但影响了学员的人际关系,导致学员的亲人对此极为反感,有的甚至阻止学员去上课,同时也令社会各界对于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的观感极为不佳,认为这个课程使人疯疯癫癫,不务正业,如此一来,培训机构要求学员完成的感召任务就更加艰难。

绝大部分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培训机构和教练们都把感召说得特别好,比如有的教练说:感召让我们懂得什么叫用生命影响生命,我们要的是感召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的练习,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盲点,也可以在这个过程检验自己。但实际上根据我们过去的调查,课程内大部分的感召都不是真实的,很多时候学员交的都是假的3C款,进班的海星里也有一半以上都是老学员交的钱,这样的感召对于学员来说就是自欺欺人,而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则是敛财的工具,不管学员们的感召是否做得踏实,有源源不绝的学费进账,正中培训机构下怀。

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感召,榨取学员的人际关系。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感召其实是一个特别奇葩的营销机制。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刚走进三阶段首周的学员好比是新的业务员,这些业务员刚开始做营销(感召),口才不好,胆子不大,对产品(课程)的了解几乎都是一知半解,也不懂得应对客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营销工作很难展开;等几个月过去,这时候这帮业务员口才变好了,能面对公众侃侃而谈了,对产品也更熟悉了,知道如何应对客户们的问题了,这时候,这帮学员毕业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帮新的学员。

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行业永远用新业务员做感召,等新业务员熟练了,新丙变成了老丙,就再换一帮新的上场,如果是其它的行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销售,最重要的业务永远交给新业务员,估计早就垮台了,为什么教练技术这套营销机制病没有垮台呢?

因为,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的感召机制并不是关于新业务员和老业务员的问题,而是关于利用学员们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来销售,也就是说,每当来一批新学员,就尽量逼他们做感召,让这些学员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去感召更多的人来上课,三个月结束,这批学员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已经榨取得差不多了,于是再换一批新人,再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进行销售。

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培训机构不注重品牌建设,也不看重业务员培养,主要靠的是学员们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说直白点就是利用海星对EMO的信任度来招生,看似奇葩的营销机制,背后其实是费尽心思的设计,不过,这种机制真的好吗?

我觉得不好。

如果只是榨取学员的人际关系,利用学员的影响力来赚钱,最终必定会山穷水尽。因为培训机构要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当然是培训效果,不重视培训效果而重视拉人头,固然短时间内可以招收到一批学员,当长此以往,必定如饮鸩止渴,自寻死路。

任何一种产品要畅销,莫不以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取胜,如果不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想要培训课程基业长青无异于天方夜谭。过去有很多培训机构都曾经在短时间内人头涌动,业绩爆棚,但很快就出现各种问题,学员各种负面评价而导致业绩迅速下滑,最后倒闭了事。

忽悠学员做感召、逼学员拉人头,固然可以使得业绩短期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加速了机构的死亡,因为口碑才是最重要的,学员真正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个部分跟学员感召了多少海星无关,舍本逐末的做法,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能把感召海星这个环节去掉吗?

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感召真的去得掉吗?

过去有一些喜欢做感召的学员,总是跟我提及做感召的好处,认为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绝对不可以没有感召,没有感召就不是教练技术课程了,没有感召学员就不会有成长了,真的是这样吗?

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里一定要有感召吗?

当然不是!

过去我一直在文章中强调,成功的道路上有很多可能性,帮助人成功当然也有很多可能性,不是所有卓越人士都学过教练技术课程,所以培训也不是只有“逼学员做感召”这一条路,教练技术课程只是一个工具,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感召海星这样的环节来获得成长。

有些喜欢抬杠的朋友可能会说,你说了不算,我还是觉得感召好,感召极其重要。那我再举个例子,一个特别重要且特别权威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率先提出并完善“九点领导力“这一学问的导师是汇才的Eva和Lawrence,他们一起出了一本关于九点领导力因道术的书,被所有教练技术学员引为圣经,很多人从九点领导力的因道术悟出很多管理的智慧,可以这样说,对于所有学习九点领导力的朋友们来说,Eva和Lawrence绝对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因为学说是他们创立的,环节也是他们设计的,甚至”生命就是一场感召的游戏“这句话,也是来自于当年他们所创办的汇才,因此,你一定会想到,感召在Eva和Lawrence的学术体系中,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吧!

非也非也!

2012年Eva和Lawrence重新回到教练技术行业,他们俩把过去汇才系统和当时全国所有的一二三阶段课程定义为二代教练技术,他们认为美国的生命动力体系是一代教练技术,自1995年起汇才和汇才的徒子徒孙们做的一二三阶段体系是二代教练技术,然后Eva和Lawrence推出了人本教练技术三代的课程,当时在业界引起了轰动,轰动的原因不但是因为汇才创始人重出江湖,同时也因为人本教练技术三代课程取消了感召,课程里是没有感召目标和强制感召这回事的,当然也就没有什么xx小时突破之类的环节,虽然三代教练技术课程环节还是分阶段进行,也有开小组会,但小组会的焦点和教练支持的方向都不是感召了,三代教练技术彻彻底底地与感召分道扬镳。
创造九点领导力和感召工作坊的祖师爷都说课程不要有感召了,末学后辈们服不服?

人本教练技术三代课程因为没有感召,所以口碑一直都不错,你可能会问,后来呢?

不再依靠“感召“环节进行招生的人本教练技术三代课程,挟着汇才过去的名字重出江湖,一开始吸引很多的老学员前来捧场,不过因为缺乏了”感召海星“这个法宝,习惯了路径依赖的Eva和Lawrence始终没有把品牌和平台做起来,短短三年下来就偃旗息鼓,最后以各地代理商的严重亏损而划上句号。

没有感召就没有生源,没有生源平台就经营不下去。

Eva和Lawrence重出江湖的经验告诉了我们,不是教练技术一二三阶段课程不能没有感召,而是招生不能没有感召。